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电子商务  正文

商品源数据——商品全新的“身份认证”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5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李鹏程 林丽莉

商品源数据(Trusted Source of Data, TSD)具有来源可靠、准确及时、发布权威、全球通用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商贸流通、行业监管过程中。编码中心在各地的源数据工作室向制造企业提供商品实物的测量、拍摄、包装信息采集整理服务,帮助客户完整全面地整理商品信息,方便客户向各类应用系统分享展示标准化商品信息。

在当今信息化蓬勃发展的时代中,消费者在超市里或者是路边广告牌上看到一件商品,只需拿出手机动动手指、点点手机、扫描条码,商品的信息就能直接显现在手机屏幕上,随后心仪的商品就被送到消费者身边,这是当下最常见也是最流行的“新零售”消费模式。正如阿里巴巴集团所倡导的 “新零售是在大数据驱动下,现代化商业人、货、场重构,如未完成基本商业元素的数字化,重构将无从谈起”。
可是,您知道吗?全球每天流通的数以百亿计的商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正是这些“身份证”保障了商品真实、可靠、可追溯,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这一个个“身份证”,就是商品的“源数据”,就是基本商业元素的“数字化”。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作为统一、协调、管理我国物品编码及自动识别技术的专业机构,为更好地服务于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企业、服务于社会,已在全国设立了32个商品条码源数据服务工作室,通过向生产方、流通方、销售方、购物方提供标准化商品信息数据采集服务、协助贸易各方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新零售”的消费模式。
商品源数据(Trusted Source of Data, TSD)具有来源可靠、准确及时、发布权威、全球通用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商贸流通、行业监管过程中。编码中心在各地的源数据工作室向制造企业提供商品实物的测量、拍摄、包装信息采集整理服务,帮助客户完整全面地整理商品信息,方便客户向各类应用系统分享展示标准化商品信息。这些信息符合国际物品编码组织及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对商品信息的通用规范,可以直接应用于全球数据同步系统(GDSN)。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型零售商直接通知其供应商,在所供应的商品上统一采用GS1的全套数字化方案,企业在商品上使用统一的编码方案后,可实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可溯源,其中源数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那么源数据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呢?让我们通过以下七个步骤来了解。
第一步,首先进行产品分类、录入,准确地描述商品名称,要求是规范化、标准化的商品名称。
第二步,测量产品尺寸。通过使用专业的产品包装尺寸测量仪器,确保了包装尺寸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这一步是贸易伙伴间成功实施数据同步的关键。此处的 “测量”概念包括长度测量、重量测量,确定默认表面以及高、宽、深和测量公差。
第三步,为产品拍摄专业化图片。需使用专业级的智能自动拍照光箱为产品采集标准化专业图片,使贸易过程中数字图像的使用更加一致和便利。图片可选JPEG、PNG或TIF格式,背景颜色必须选择纯白色,图片还需按照产品边缘线进行裁切,力求精益求精。同时,明确图片的命名规则也很重要,在移动端有效展示的商品信息需具有商品品牌、商品形态、商品特征和商品尺寸等多个属性。
第四步,描述产品净含量。即确认包装所包含的贸易项目的总量。当包装上印刷有多个净含量声明时,由制造商提供全部的声明。
第五步,描述产品品牌信息。包括品牌所有者,即产品的责任人,也是产品品牌注册商标的权利人;品牌名称,即产品品牌的合法注册商标名称;子品牌/商品系列,即区分类似的产品线为产品命名不同系列名称,有时也可被注册为商标,应与包装上的或与注册的名称一致。
第六步,描述产品特征属性。这项分为产品通用属性和产品特征属性两个部分。目前,在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中设置了10个品类的产品特征属性,分别是:食品饮料类、保健品类、酒类、箱包类、洗化用品类、烟草类、药品类、餐具类、鞋类和种子类,产品信息采集过程中需逐一填报。
第七步,存储数据、共享数据。在服务平台上备案商品、存储数据、管理数据。通过共享中心将数据分享到零售商、电商、手机应用、搜索引擎等。
以上就是商品“身份证”制作的全过程,通过源数据工作流程使该“身份认证”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为信息互联互通提供行业通用标准;为线下线上融合提供全面的服务方案。同时,这些数据可应用到进口商、海关、零售商、消费者等各环节;可在报关过程中,快速、高效、简单提高办事效率;在通关过程中,依赖数据支撑快速通关;提供大数据分析,精确智能预警;建立产品标准库,优化海关及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自动化水平。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大连办事处  李鹏程  林丽莉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9年第2期总第150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