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高端访谈  正文

量身定制:开创物联网应用新篇章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物联网无线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唐林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2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郑昱

导语: 唐林,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物联网无线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电子科技大学智慧城市创新中心智慧城市创新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唐林,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物联网无线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电子科技大学智慧城市创新中心智慧城市创新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加技术产业研究院互联网无线接入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成都德杉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他参与电子科技大学智慧大脑项目建设,并参与多个智慧城市项目方案设计。参与建设多个智慧路灯管理项目、多个智慧井盖管理项目,对RFID应用、智能传感器应用、物联网天线应用有丰富经验。他还参与建设智能电网、金融IC卡建设、金融社会保障卡、居民健康卡等项目,对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均有多年实践经验。

 

“以技术为核心,为客户提供方案规划、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实施等全方位一体式服务。”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物联网无线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副所长唐林告诉笔者,“以技术为核心,产品为目标,定制设计服务为手段,针对客户的实际情况,市场前景提供免费设计、依据出货量返还设计费的合作模式。这是研究所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现实途径。”
研究所现在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物联网天线产品和物联网技术应用两大板块。物联网天线以产品为核心,其中包含了RFID标签、RFID天线、LoRa(低功耗物联网)天线、NB-IOT天线、无线智能传感器等产品,目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主要有UHF可打印柔性抗金属标签、UHF无源温湿度传感标签、基于近场天线技术的工作台结算终端、基于近场天线技术的珠宝盘点终端等标准产品,此外,还有在各类如基于井盖管理、停车道钉等应用的物联网天线产品。
物联网应用以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针对各类应用场景和需求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和产品,如RFID的资产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基于LoRa通信的路灯管理系统、无人超市综合解决方案等。
 
记者:作为一家专业的物联网无线技术的科研机构,研究所近些年在物联网领域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唐林:研究所是由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学院微波工程系欧阳骏教授2015年负责组建,隶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研究所团队主要由电子科技大学微波工程系的教授和博士、硕士构成。核心团队包含5名微波、通信专业博士、7名微波、通信、电子专业硕士。协作团队包含7位教授、30余名博士。团队整体的研发能力处国内一流水平。成立两年来,研究所基于电磁场、微电子等关联技术围绕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多个维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感知层。RFID电子标签、智能传感器,如无源温湿度传感标签、柔性抗金属标签、近场天线等RFID产品;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井盖传感器、烟雾探测器等智能传感器产品;UWB室内定位、2.4G室内定位等定位类产品;传输层。基于各类应用场景的物联网天线,如井盖终端天线、烟感天线等天线类产品;应用层。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并落地了多个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如四川泸州智慧城市建设、甘肃兰州智慧水务等项目。其中,智慧高校节能管理、智慧井盖管理、智慧消防、智慧路灯项目均已落地实施。
 
记者: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呈现哪些特点?
唐林:智慧城市作为最近几年热门的话题之一,受到各级政府、各界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研究所参与了多个地方的智慧城市项目,从方案设计到落地实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我认为,智慧城市的现状分几个方面来谈:
一方面是蓬勃发展,研究所成立之后,协助参与了电子科技大学智慧城市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的智慧大脑项目的方案设计及实施,并先后协助创新中心接待了全国数十个地市的主管领导及参观团体,从学校各类研究中心的接待频次来看,智慧城市方面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由此可以看出,各级政府及团体均对智慧城市的整体发展方向是认可的,并且也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抱有很大的希望。研究所先后和一些地方政府签订了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有的地方甚至专门成立了智慧城市研究院等机构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另一方面是困难重重,具体包括几个问题:首先智慧城市的概念大,包含了众多基础模块,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消防、智慧管网等,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项目需要协调的资源太多,整合难度较大;其次原有基础数据参差不齐,各部门、各单位的数据相对独立且形态各异,部门与部门之间配合力度不够,数据公开度低;再者数据收集手段不足,原有的可收集底层数据的硬件支撑不足,硬件改造投入成本高;由于这些困难的存在,想要将智慧城市整个完整的一次性建设难度太大,很多地市在前期尝试后,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从而不了了之。
还有一方面是转型,各地政府和研究机构、企业在经过一轮尝试后,逐渐从原来的大而全的建设思路转变为现在的由小而大的思路,放弃过去一开始就做顶层规划的思路,转向从小处做起,在智慧城市的众多应用构成中找寻一个最适合当地特点的应用点先落地实施,然后逐渐拓展到其他应用点,最后形成完整的整体解决方案。如现在很多地市先做智慧市政,选择智慧井盖、智慧路灯等项目开始落地。
智慧城市建设本身就是物联网的一个基础的应用。其主要包含的技术有传感、通信、GIS、测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其实很难去说哪种技术是关键技术,哪种技术是非关键技术,因为要构成整个智慧城市系统,这些技术手段都是缺一不可。所有技术度需要高度融合,彼此协作,方能获得最大收益。让用户看到物联网的价值和效益,从而有更大的信心进一步通过深化和拓展应用,发掘物联网技术的价值,完成对自身业务的优化和改进,实现更高阶的城市建设。
 
记者:您认为研究所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将科研技术成果与市场应用相结合?
唐林:研究所的核心优势表现为:一是人才优势。研究所拥有强大的技术人员团队,能够解决在项目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二是资源优势。研究所自成立之日起就得到学校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从科研经费、办公场地到参与各类活动都得到了很大的扶持;三是市场化。为了提高研究所的效率,真正将学校的科研技术成果转化成实际的产品,研究所独立注册了成都德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杉科技),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运营整个研究所的业务,保证了研究所的科研属性,又结合市场使研究所的科研有的放矢,真正为社会、市场做出贡献。
研究所接到的项目分为两个类别,并且将团队拆分为核心团队和协作团队。
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从项目的技术难度和市场前景两个方面进行评估,科研性质的、技术难度大的项目,由协作团队完成,既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又能降低研发成本;具有市场前景、价值大的项目由核心团队来做,提高产品化速度,保障效率。协作团队做科研,核心团队做产品,相互配合真正将市场需求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将技术转化成产品。

 

推进项目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组建市场部,调研、衔接市场,推广产品;今年年初投资入股两个生产基地,寻求更多的传感器、物联网天线的企业深入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杉科技的成立充分印证了研究所追求工作模式转变的决心,将核心团队的管理完全公司化,出台绩效考核制度、股份激励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严格管控团队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积极性,适应市场需求,迎接市场挑战。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7年第5期总第68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