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高端访谈  正文

Fingerprints:开启生物识别之门

瑞典生物识别技术公司Fingerprint Cards 全球高级副总裁 Ted Hansson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9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郑昱

导语: Ted Hansson,作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专家,在亚洲拥有超过十年的创建、管理和支持团队的经验。他于2013年加入Fingerprint Cards,领导Fingerprint Cards的移动事业部,负责监督和管理该部门的盈利状况、业务发展和整体运营

Ted Hansson,作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专家,在亚洲拥有超过十年的创建、管理和支持团队的经验。他于2013年加入Fingerprint Cards,领导Fingerprint Cards的移动事业部,负责监督和管理该部门的盈利状况、业务发展和整体运营。

 

“2014年华为发布Mate 7旗舰机种,使用Fingerprint Cards FPC1020指纹芯片,成为全世界第一支使用Touch 感应式指纹芯片的安卓手机。也正式宣告了Fingerprint Cards全面积极开拓中国市场。” Ted Hansson,瑞典生物识别技术公司Fingerprint Cards(以下简称Fingerprints)高级副总裁,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公司目前已与超过25个手机OEM厂商合作发布超过300款带有Fingerprints指纹方案的智能手机,在中国一线手机OEM客户的市场份额始终名列前茅,与国际知名OEM客户如谷歌、LG等也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关系。他强调,Fingerprints 一向锐意生物识别技术的科研和创新,“我们拥有一个240名专家的强大研发团队,在哥登堡、玛尔摩、哥本哈根及林雪平等城市皆设有研发中心。截至2017年,Fingerprints拥有超过100项技术专利,专利数目与工程师比率在瑞典位列第一。 如今我们在中国成立了客户工程服务团队,这与我们一贯注重科研和创新的方针是一脉相承的。”Fingerprints在大中华区新设客户工程部门,进一步表明其对中国以至亚太市场的高度重视,创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扩大生物识别的应用领域,把先进的生物识别解决方案变成用户的实际价值。
 
 
记者:互联网时代,中国在支付领域的应用实现了全球领先。最近,Fingerprints在中国为第一款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智能卡提供指纹识别传感器,是否意味着Fingerprints对中国本土用户的响应,如果是,在产品和服务方式上会有哪些改变?
Ted Hansson :Fingerprints与凯度TNS最近联手进行了一项市场调研,访问了来自中国、印度、英国和美国的4,000名消费者,结果显示38%的受访者表示安全性是他们抗拒非接触式支付卡的主因,有51%的受访者对支付欺诈表示非常担忧。
然而,全球50%的受访者信赖生物识别支付卡的安全性,并愿意为此支付额外的费用,中国市场的这个比率更高达67%。
上述调研结果显示出了消费者对于支付卡的复杂心理,他们知道支付卡有潜在风险,但因为其便利性而选择继续使用。因此,所有这个价值链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发卡银行和零售商、支付体系、解决方案提供商、卡片制造商以及诸如Fingerprints在内的生物识别技术企业,应当采取行动来满足这一消费需求。而生物识别支付卡就是应对这种消费需求的良方。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银行卡交易金额达7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截至2017年末,中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为67亿张,同比增长9.3%。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尽管目前手机支付在中国大行其道,就交易量而言,银行卡依然是中国最主要的支付方式,正在使用的银行卡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只要支付方式是便捷及安全的,他们会欢迎多一种支付方式选择。
 
移动支付大行其道,生物识别技术的普及,安全性成为不可有任何妥协的关键。
 
 
记者:以人为核心,让安全性达到新高度,在移动支付领域显得尤为重要,Fingerprints业务拓展上有哪些具体内容?
Ted Hansson :移动支付大行其道,生物识别技术的普及,安全性成为不可有任何妥协的关键。Fingerprints在技术和创新上有着雄厚实力,商品化的推进步伐不仅要持续,甚至要提速,只有那些能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的企业才能保有优势地位。
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大部分指纹芯片厂商都转投研发小芯片,然而这一举措必须面对部分安全性带来的困扰。小芯片大幅度增加了指纹的识别难度,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厂商需要借助强劲的SW算法,而这正是Fingerpints的强项,没有这种技术实力的厂商只能放弃芯片的部分安全功能。
Fingerprints在手机指纹芯片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多款具备成本效益、质量卓越及安全性出众的芯片产品问世,同时继续致力完善in-display技术,这种带有技术冲击性的方案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Fingerprints的目标是用户只需用一个或几个手指触摸智能手机显示屏的任何一个角落,就可以进行身份识别。这种具有冲击性的技术需要在现实的市场不断推广,才能凸显它的优势和价值。
 
记者:随着这些业务的开展,构建一个透明、安全的支付生态环境,您认为其中关键环节在哪里?对此,Fingerprints能够贡献哪些力量?
Ted Hansson :智能手机领域指纹传感器的大规模应用,使得生物识别技术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便于消费者使用的安全解决方案。将这种技术集成到智能支付卡上,可以在不影响便捷性的前提下,使非接触式支付和移动支付一样,更加安全、更值得信赖。
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可以从更具安全性的支付方式中获得直接、切实的益处,而银行则可以通过减少网络欺诈避免经济损失,在维护老客户的同时吸引更多新用户。加强非接触式支付的认证功能也令银行和零售商有信心提升消费额度的上限,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各个利益相关方更加信任非接触式支付,意味着业务量的增长和更快捷的结账付款流程。这一系列变化将促进消费,实现无缝连接的支付,让消费者的体验更为满意。
卡片搭载生物识别技术的潜力是巨大的,Fingerprints正在与卡片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伙伴(如解决方案提供者、卡片制造商、发卡银行及大型零售商等)进行合作,发挥每个伙伴的作用,共同推进实际应用的运行,将生物识别支付卡推向大众市场。
另外,Fingerprints将一如既往地保持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保持产品的创新迭代。如新一代指纹传感器FPC1511拥有3D传感芯片和永久性算法,将助力智能手机制造商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安全的生物识别认证。第一款采用FPC1511指纹传感器的商用智能手机预计将于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
 
记者:如何看待生物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Fingerprints在人工智能领域是否有规划?如果有,请具体阐释一下?
Ted Hansson :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领域,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许多高科技公司投入资源并挖掘这方面的可能性。就性质而言,AI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适应、变化、和发展的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的基础是它不会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生物识别特征保持相当稳定,这是使其用于识别身份与强化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与生物识别技术的结合将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Fingerprints在AI相关领域研发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生物识别算法中使用了AI来识别指纹的不同特征,且成功地将其用于欺诈保护,以区分假手指与活手指。
目前的进展仅仅是AI领域的一角,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值得期待。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8年第4期总第73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