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行业应用  正文

从邮件上寻找“中国速度”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5日 作者: 张宇轩

在北京,你一定感受过皇家殿堂的辉煌,触碰到历史遗留的沧桑,体验过车水马龙的繁华。相对于这些看得见的光辉,“中国速度”更是在北京体现的淋漓尽致。从烽火戏诸侯到现代通讯“千里传音”的实现,从席卷中国的中山装到跨洋过海的欧美风,从前门大碗茶到西单星巴克,从后海清朝邮局到现代极速快递……无不演绎着中国飞速前进的步伐。

在清朝,如果你想邮寄个东西给远方的亲人,那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1906年,23岁的李德胜成为了大清邮政津局的一名邮差,负责跑德州到天津的往返线路。当时他所穿的“号衣”是镶有红边和胸补的蓝色衣服,上面写着“邮政局邮差”的字样。拿着大清邮政局发给的“护照”———也就是现在的工作证,李德胜从此便踏上了他的邮路。他这条邮路是不配备马匹的,分成快班和慢班,徒步行进。慢班时,背一个扁担,两头挂上邮件,要四天左右才到达天津。快班时,李德胜只背一个小邮包,通常早晨从德州出发,必须在36小时之内赶到天津。这条直线距离210公里,弯弯曲曲近230公里的邮路,意味着他每个小时要走6公里多,没有任何人可以同他做接力,一次快班跑下来,李德胜几乎累瘫在目的地。

在那时,李德胜们千辛万苦、费尽周折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付出了多少的艰辛想必只有李德胜们知道其中心酸。他们创造了物流的雏形,为现代化物流埋下了伏笔,物联网更是让物流实现动态管理,实时可查。今天的李德胜们再也不用体会他们当年的辛苦,现代化物联网物流让那些早已成为遥不可及的过去式了。

如果你想写封信回家,那就打开电脑发封E-mail吧,几秒钟就可以收到;你想念家人吗?那就“千里传音”吧,现代通讯来帮你;如果你需要网购点东西,只需点击几下鼠标,东西就会飞到你家,当然,最神奇的是你可以实时掌握东西的运送全过程。前几天笔者买了一件茶具:

     

       2013-09-23 07:25:02 您提交了订单,请等待系统确认   

       2013-09-23 07:36:14 您的订单预计9月25日送达您手中   

       2013-09-23 08:47:09 第三方卖家已经开始拣货,不能修改

       2013-09-23 08:47:10 您的订单已经出库,等待发货

       2013-09-23 08:48:47 货物已交付中通速递,运单号为728138455845

       2013-09-23 17:32:33 浦东川沙(陶瓷故事) 已收件,进入公司分捡                                 

       2013-09-23 18:00:22 快件离开浦东川沙,已发往上海

       2013-09-23 19:29:34 快件离开浦东川沙,已发往上海

       2013-09-23 23:18:58 所在包到达上海航空部

       2013-09-23 23:52:48 在上海航空部装包并发往北京

       2013-09-25 04:01:23 所在包到达北京市内部

       2013-09-25 04:01:40 快件到达北京市内部,正在分捡中,上一站是北京

       2013-09-25 05:43:42 快件离开北京市内部,已发往东城二部

       2013-09-25 08:03:42 快件到达东城二部,正在分捡中,上一站是北京

       2013-09-25 08:24:26 雷振明正在派件中

       2013-09-25 12:40:39 东城二部派件已签收,签收人是:×××拍照签收

 

 从上海到北京的直线距离是1250多公里,如果让李德胜走快班来送的话,不吃不喝最快也要9天才能送达,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像这样秒杀速度的物流,早已不是好莱坞科幻大片中的场景,它却是真正切切地存在于你我周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是物联网给你的生活带来的改变,也是“中国速度”的最佳诠释。

 如今,当你再次拿起那张小小的邮票时,也许早已没有余光中当年的那般惆怅,因为物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