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行业应用  正文

不一样的扫一扫——“条码追溯”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9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吴永飞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推出的“条码追溯”应用软件,使得条码信息来源更可靠,信息质量更高,更新速度更快。让消费者感受不一样的扫一扫!

商品条码最开始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在超市用来商品结算,超市收银员持扫描枪一扫,就立刻出现产品名称以及价格等信息。近几年随着手机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每台智能手机都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对条码进行扫一扫,如图1所示。扫一扫确实非常便捷,可对于扫出来的内容,大家是否会有以下几点疑惑呢?
图1 智能手机扫描条码
 
条码具有防伪功能吗?
朋友从国外带回保健品送给你,可是掏出手机扫一扫,却啥也扫不出来,内心不禁泛起疑惑:“这会不会是假货呢?”其实这要从这条码的信息来源说起,条码相当于商品的身份证,并不代表任何含义。所有扫出来的产品信息都是以条码为索引储存在后台的管理系统中,而这些数据都是依靠人工上传的,所以有的产品确实啥也扫不出来,国外产品尤为显著,但这并不代表就是假货。
条码很容易被仿造,用网上的条码生成软件,仅输入条码下面的一串数字,立刻就能生成一模一样的条码。虽然如此,条码对于防伪还是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如果扫出来的信息和商品实物信息存在明显不符,则要提高警惕了。因此,大家如果要通过商品条码查询商品信息,请记住“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www.gds.org.cn)这个官方平台,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界面
 
条码扫出来的内容可信吗?
条码一扫,会出现产品名称、规格、配料、图片、价格等信息,大家可能对这个价格尤为关注。比如亲戚过年提了两瓶没见过的酒,用某软件扫一扫,一瓶市场价325元,然后打开淘宝搜同款酒却是300块钱一箱6瓶装。到商店花了500块买了件商品,可手机扫一扫价格显示99元。
实际上,价格虚高的酒可能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还是要以市场上正规渠道的一般购买价格为准。虽然扫一扫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信息来源,但扫出来的信息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完全采信,仍需进行多方查证,以防吃亏上当。 
 
商品条码注册地和商品产地怎样区分?
可能有心的小伙伴们已经发现我们接触的商品条码大都是以“69”开头,商品条码前2~3位数字叫前缀码,是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给各个国家和地区分配的,我国的前缀码为690~699。那不是“69”开头的是不是就是国外的产品呢?
那我们得聊一聊商品条码注册地和商品产地,产地大家都知道,商品条码注册地是企业申请厂商识别代码(商品条码前7~10位数,一个厂商识别代码对应唯一企业)的所在地。国外企业委托国内企业生产产品仍可使用委托方的国外商品条码,虽然商品条码注册地是国外,但是商品产地是国内。不排除有些企业,在国外注册“洋条码”把自己包装成国外企业,但是实际上生产运营都在国内。虽然扫一扫显示商品来自国外,但并不能简单凭借条码注册地就断定商品产地。
条码信息真真假假,要大家都练成火眼金睛可有点困难,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好用的应用软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官方推出的“条码追溯”,其手机APP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条码追溯”手机APP界面
 
“条码追溯”应用软件优点
信息来源更可靠。条码信息由生产厂家自行录入,进口商品代理商也可将进口产品信息录入,但是生产厂家和代理商的身份需通过营业执照、代理文件等进行审核,因此录入信息更真实可靠。如果出现扫不出来的情况,需要企业及时上“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信息通报。
信息质量更高。商家在填报产品信息时,有标准的模板,并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子,还有专门的服务热线可随时解决商品信息填报相关问题。目前编码中心为了推广商品信息源数据,在全国各分支机构配备专业商品信息采集人员与设备为产品进行数据采集,信息质量更高。而且还有码龄、缺失数据、变更历史等官方信息,告诉大家一个实用的小技巧,码龄越高的产品经过市场考验的时间越久。
更新速度更及时。虽然为了产品信息的广泛应用,编码中心已和其他第三方平台合作共享信息,但是第三方软件信息更新通常存在2到3天的滞后,由于信息滞后也确实导致过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还在等什么?快拿出手机微信搜索小程序“条码追溯”或者下载“条码追溯”手机APP,感受不一样的扫一扫吧!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湖北分中心  吴永飞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0年第2期总第156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