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标准化 全球化 统一化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1日 作者:张成海

  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民生福祉,这就要求我们谋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

  物品编码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把统筹兼顾的方法运用到具体实践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民生,认真分析和正确处理各项工作中的复杂关系,正确把握其系统性质和规律。实现物品编码的标准化、全球通用、统一管理是物品编码工作可持续发展大势所趋。未来的物品编码和自动识别技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服务质检事业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用编码统一管理物品

  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有了对编码的使用。从早期的结绳计数,到龟甲占卜、阴阳八卦都有古人使用编码的影子。

  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社会,编码和我们越来越密切。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人”、“机构”、“物品”进行管理。对“人”的管理有“身份证”,对“机构”的管理有“组织机构代码”,对“物品”的管理就是 “物品编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编码已经普及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物品编码是通过编码来标识物品本身、物品状态、物品地理和逻辑位置等,是人类识别事物的一种方法。编码可以是过程,也可以指结果,人们常说的代码就是编码的结果。一般的代码由数字、符号组成,当编码为名词时,代码和编码两个词经常通用。

  我们国家物品编码体系的整体设计,大到一类物品,一种产品,小到单个商品,无论什么样的物品,都能囊括。今后,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将对物品编码的统一管理产生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在管理物品时,有了编码,这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将编码信息进行自动采集,这就用到了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是通过将信息编码装载于条码符号、射频标签等载体中,借助识读设备,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及处理的过程。它解决了人和机器之间数据录入的瓶颈,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快速、准确的采集。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码、RFID、OCR、磁卡、IC卡、生物特征识别(指纹、面相、虹膜)等。与物品编码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条码、二维条码和RFID技术。

  商品条码的发展阶段

  在我国,商品条码作为商品流通的“身份证”,目前已经在3000多万种商品、100多万家商超、95%以上的快速消费品上面广泛使用,拥有条码“身份证”的“中国制造”产品已经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

  我国商品条码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一阶段,主要解决了产品出口对条码的需求。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许多商品因没有条码而不能出口,或被外商以需要贴条码或重新包装为由,肆意压低价格,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些商家纷纷致函我国的有关企业,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商品必须印有条码,否则将降低价格或拒绝接受这些商品。我国的一些企业因为没有条码,不得不付出昂贵的代价。例如,在我国条码工作机构还没有成立之前,当时的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为使商品顺利出口,不得不于1986年在西德编码机构申请注册联邦德国的商品条码,除了一次性向对方支付3.8万马克费用外,每年还要根据销售额交纳年度费用。商品条码在当时成为了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壁垒。

  第二阶段,主要满足了我国商业流通自动化需求。从1996到2002年,随着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围绕我国超市对条码需求,编码中心加强管理、制定标准、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满足了商业自动化和国内商业流通的需要。在这个阶段,我国商品条码的应用初具规模。到2002年,我国使用商品条码的产品近100万种,应用条码技术进行销售结算的超市近万家,基本上满足了我国商品流通和信息化的需要。

  第三阶段,主要解决了各行业和领域的信息化问题。从2003到2008年,在解决了我国产品的出口和国内零售结算对商品条码的需要之后,商品条码的使用着力解决了各行业和领域的应用问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实施“条码推进工程”,坚持“以标准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以服务求巩固”的战略,加大科研、标准化力度,推进商品条码在零售以外的各个行业及领域应用。到2008年,使用商品条码的生产企业总数翻一番,居世界第二,条码的合格率达到95%,建立了条码技术在零售、物流、供应链中应用的解决方案体系,切实推动了条码技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较为广泛应用。

  第四阶段,主要服务网络经济和行业应用、服务产品诚信体系建设、食品安全追溯和产品质量监管。从2009年到现在,商品条码主要服务网络经济和政府监管。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围绕物品编码体系、食品安全追溯和物联网展开了大量的科研和标准化工作。

  条码应用惠及民生

  条码最早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历经80年,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编码标识技术体系,成为世界通用的商贸语言,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商品条码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商品条码作为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已经融入了百姓生活的每一天,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据数据统计显示:每天,全球扫描商品条码的次数达60亿次,每年,为全球快消行业节省170亿美元。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条码,我们百姓生活会很不方便,零售商场也都会陷入瘫痪。

  商品条码还服务于药监、卫生部门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我国在全球率先实现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单品追溯,保障患者安全,目前已在上海等地的150多家医院使用,并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国家药监局在全国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制度,采用商品条码对植入性医疗器械单品和化妆品进行追溯和管理。通过商品条码,医生在做手术时,直接扫描植入性医疗器械条码,与手术病人建立了关联,保障了患者安全;医疗器械的来源清晰、可靠,避免走私、不合格器械进入市场;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医疗器械,快速实施召回。

  随着手机的普及,商品条码在网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各种应用模式。例如,我们从手机下载一个“我查查”软件,通过这一手机软件,直接扫描条码,就可以查看到产品厂家、价格、诚信、能量、成份、过敏源等信息。大大方便了广大消费者。

  未来的条码还可以使百姓的生活更加方便。人们可以直接拿着商品通过扫描装置,通过电子钱包进行结算。在家里、在路上,人们可以通过扫描条码,完成购物。人手一部的手机是上网非常便捷的工具,人们可以直接扫描条码或RFID标签,直接进入网址,实现上网查询、购物等。

  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

  物联网、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品编码提出了新的要求,物品编码中心围绕物品编码体系、食品安全追溯和物联网展开了大量的科研和标准化工作。

  为了理清物品编码工作整个思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在建立国家层面的物品编码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含了对物品的基准名、品名、种类(规格)、批次、单品的通用编码方案,同时也包含了物品的特征属性以及不同编码方案之间的映射转换方案,是指导全国物品编码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实施蓝图,为实现对我国所有物品编码的统一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满足物联网的发展,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提出了物联网统一标识标准体系。该体系总体框架包括基础通用标准、标识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三大部分,是物联网编码标识的顶层设计,是物联网编码标识领域标准制定的蓝图,为今后我国开展物联网编码标识相关标准化工作提供依据。

  同时,物联网统一编码方案(Ecode Entity code)的提出,满足了我国物联网对统一编码的需求。这为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编码与自主创新方面占领先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意义重大。

  为了实现对商品种类(规格)、编码及相关信息的管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从1995年起着手建立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产品信息库,2003年开发完成了以商品条码为核心的条码产品数据库,目前,这个产品库已有超过18万家条码企业,1400多万条产品信息。产品库以产品唯一编码标识为基础,向政府、企业、消费者等提供标准化产品数据服务:一是服务政府市场监管。根据政府部门的监管需求,灵活定制采集方案,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食品安全追溯与召回等管理和应用快速建立管理平台。二是服务“零供”商贸企业,即向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提供标准化产品数据交换服务,目前,已有上千家大型知名零售门店参与实施,大幅提高了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协同能力,强化了企业竞争力。三是服务百姓购物。产品库作为开放式网络信息平台,向广大用户提供产品信息查询和数据比对服务,方便网络购物。

  为质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进入“十二五”以来,编码中心把服务质检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精神,紧紧围绕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12字方针,以“物品编码管理”作为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的溯源手段,充分发挥商品条码“身份证”作用,打造国家产品数据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标准体系,特别是注重发挥产品库在质检各项工作中的基础技术支撑作用,主要在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食品安全追溯、品牌库建设、特种设备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产品质量诚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促进企业自律,铸造产品质量文化的关键,也是提升我国产品质量的重要支撑。《质量发展纲要》提出,要建立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产品信用平台。在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的统一组织下,以产品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国家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面向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公示、远程监管、合规监管和风险预警等信息服务。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步骤地实施。

  在食品安全追溯应用工作方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服务质检相关工作:一是配合质检部门,做好完善乳品、酒类产品电子信息追溯工作;二是完善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争取发展平台用户;三是探索食品安全追溯认证工作,推动建立我国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制度。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和《质量发展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质检总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商品条码为抓手,挖掘现有产品库的各项优势资源,尽快建成商品条码产品品牌目录,为品牌库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的同时,加强对国内外品牌评价技术调研,努力在品牌技术研究和品牌库建设方面取得突破,面向快速消费品提供科学、合理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探索品牌信息共享发布机制,以及未来编码事业服务社会的新模式。

  国际化让中国商品走出国门

  我国商品条码工作一直与国际接轨。随着国家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拼搏,我国在物品编码战略研究、理论研究等方面全球领先;系统成员发展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已有超过3000多万种产品用上条码,我国物品编码工作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

  我国商品条码和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要比国际晚近20年,但随着我们国家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拼搏,中国的物品编码事业总体实力进入了世界前十位,成员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商品条码管理方面,我们制定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一些国家,比如印度、越南,也向我们学习这方面的经验。另外,在应用、编码体系研究、理论创新方面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随着信息化发展以及物联网的建立,人们对于产品质量、产品安全更加关注,条码关联的信息会更加丰富,信息的关联度越来越高。

  可以预见,未来,物品编码在服务领域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商品条码作为全球商品唯一身份证,将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实现信息共享,服务于物联网,其作用会发挥得更加突出。

  未来,物品编码在服务产品质量监管、企业信息化和消费者安全方面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商品条码,整合产品的相关信息,将条码与产品信息、厂家信息关联起来,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未来,物品编码将融入我们生活和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云计算、物联网、数字中国还是智慧地球,都将基于物品编码和自动识别技术才能得以实现。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