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人工智能为何仍需人际互动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9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Jim Hilton

在过去的几年里,对于自动化如何改变工业运作的讨论变得越来越普遍。机器人是否会最终替代我们的工作,人类的劳动力又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客观而言,人工智能(AI)型机器人的兴起的确为制造、运输和物流等行业带来了改进。例如,机器人能够在保持专注度的同时,执行单调乏味的、重复性的工作任务,并且没有出错的风险,例如它们能够更准确地对库存进行评估和盘点。
此外,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至2030年,8亿人的工作岗位可能会消失。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工人们会感受到“未来”的威胁。但这仅仅是一种假设。事实上,在制造、运输和物流领域中,自动化将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但人类的角色仍不可或缺。
 
制造业中的“人情味”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包括采用工业物联网(IIoT)、云计算和认知计算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交换,推动自动化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新的方法将使管理人员能够获得运营情况的全面可视性,并捕获每个流程的相关数据。这些最终将由人类而非机器进行分析的信息将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实现成本节约。此外,IIoT技术也可用于实时监测原料库存,使工作人员能够监管库存并进行补货,以持续提高生产力并避免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例如当某种涂料或汽车的部件存量不足的时候。
汽车行业是制造业中利用自动化来推动生产的重要领域。美国Troy Design & Manufacturing (TDM) 是底特律一家专注于金属冲压的公司,也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子公司。该公司采用了斑马技术的解决方案,在其位于芝加哥的改装中心,需要一个自动追踪系统来对其每天超过150次的车辆改装进行每个步骤的监督以及指导。
TDM与斑马技术的合作伙伴Lowry Solutions携手合作,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了强大的车辆追踪功能。基于RFID技术的自动化工作流程实现了更精确的可视化和数据采集,工作流程得以简化,追踪的工作量也相应减少。为设备效率和产量树立了更高的标准。通过部署车辆追踪基础设施,TDM体验到了RFID自动化的诸多优势。
展望未来,TDM希望能够更具创新性,尤其是借助RFID技术的实施。摒弃了基于纸质的手动追踪,90%以上的业务如今已实现自动化,并由人眼进行监察,最终实现了生产力的提高。
总之,正如TDM所强调的,自动化将在制造业的每个阶段推动流程的完善,但当涉及到如何最好地利用数据实现最高效率时,人际互动仍然是最根本的,对于做出响应和制定决策至关重要。
 
运输和物流领域中的“人情味”
自动化对运输和物流领域显然益处颇多。在仓库中,通过移动计算机和扫描仪实现的自动化能够为员工提供最新的库存信息。随着消费者期望在一小时之内完成送货服务,这一点重要又充满挑战。
移动计算机的采用使库存检查变得更加高效,最新的版本可扫描70英尺以外的条码,节约员工的时间,以完成仓库中的其他工作任务,同时还能节约能源。
在完成了有序顺畅的库房操作后,下一个环节则是物流运送。自动化能够为地面与空中货物及包裹运输建立一个更智能、互联的配送网络,以实现实时决策的制定,改善装卸操作。
通过捕获负载强度和拖车容量等数据,企业如今能够获得有价值的洞察,实现最高的业绩和盈利诉求。在这一过程中,人际互动可以监测货物满载与否,同时更需要人类的思考来决定车辆何时可以出发并进行重要的货物交付。
如今这一全新的智能规划至关重要,因为电子商务和对即时交付的期望推动了“按需经济”的兴起,而物流公司必须紧跟这一步调,企业必须对准确、效率的装卸流程的速度进行优化。
 
展望未来
自动化将为制造、运输和物流行业带来许多振奋人心的新发展。随着工业4.0的兴起,工业5.0也即将到来,技术将推进可视化和数据采集,以提高生产力。
自然有人会担心人类可能被机器取代,但自动化也有可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例如在运输和物流领域,随着无人机技术在运送消费品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将有望看到专业无人机管理人员的增长。这听起来并不遥远。此外,在仓库中,如果无人驾驶叉车的数量增加,原本的驾驶人员很有可能变成监督操作的角色,或者完成企业内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显然,自动化要想顺利进行仍将需要人类以某种形式做出响应或进行互动。最终一些传统的岗位将减少,但无疑也会创造出新的岗位,并在需要之处进行重新调遣。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AI)的世界,但仍会一如既往地需要人类的智慧,这是实现高效运作的重中之重。
(撰稿人:斑马技术制造业解决方案全球总监)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8年第4期总第73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