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智慧城市:打造融合生态 实现“增量”应用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3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陈思宇

在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城市数字化转型投入的背景下,中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热情未减。基于城市云,越来越多的智慧应用进入城市运行和人们生活中,智慧城市已经开始从医疗、政务、金融等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布局,人工智能(AI)、大数据、地理信息等技术的应用组成一张技术大网,全面赋能各行各业,在降低能效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治理效率。与此同时,从最初的“互联网+”到现在的“+互联网”,传统行业顺势创新成为趋势,安全认证被愈加重视,分析城市问题、预测城市发展的大规模计算仿真也成为大势所趋。
然而,“智慧城市”被提出十年以来,依然存在着概念不清晰、顶层设计缺乏、信息孤岛等问题,除此之外,随城市发展而带来的各种“城市病”也愈发凸显,正是中国城镇化发展和城市治理方面面临的这些难题,迫使许多地方政府都想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解决面临的问题。
 
从中央到地方标准评价获广泛重视  
智慧城市相关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可以说是为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的一把统一标尺,促进城市建设标准化、智能化、模式化,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地区、整个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
2018年,从中央到地方标准评价获得广泛重视。截至目前,已立项的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已达到36项,已发布19项,报批11项。其中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牵头主导4项国家标准,参与8项国家标准。
2018年,《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智慧城市 信息技术运营指南》《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4部分:建设管理》《智慧城市 数据融合 第1部分:概念模型》等国家标准相继发布。《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白皮书(2018)——评价引领 标准支撑》于6月发布,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的应用和创新将走向更成熟的阶段。
2018年6月,山东省住建厅发布《山东省绿色智慧住区建设指南》,推动山东省“绿色智慧住区”的标准及发展。8月,重庆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智慧城市管理”行业标准《重庆市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为全市智慧城市管理建设指明方向。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领跑全国,拥有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优势。除深圳外,陕西、江苏、安徽等地对标准的重视日益提升,智慧城市标准建设成为趋势。 
继2017年中国成都、佛山(南海区)等2个城市正式入选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之后,2018年5月,ISO珠海会议宣布,中国安徽合肥(高新区)、英国剑桥与日本川崎正式入围试点城市。
 
应用场景成技术创新应用关注重点  
中国不缺研发核心技术的能力,缺的是应用场景。应用场景成为技术创新应用关注重点。智慧城市需要拓宽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
2018年9月25日,重庆启动2018-2019年重庆市智慧城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重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推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2018年12月12日,上海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正式发布,全球征集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2018年,在各行各业,应用场景成为技术创新应用关注重点:应用场景化,裸眼3D技术产品化成为未来创新点;智慧应用落地,服务场景创新,智能科技赋能传统零售……
 
AI全面赋能城市各行各业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表示:百度希望通过开放平台,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各行各业。其实,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全面赋能城市各行各业。在AI的时代,以前不懂你的机器,现在可以学习懂你了。
2019年1月16日,韩国科技通信部发布《数据及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月5日,德国正式向全球公布《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2月11日,美国正式签署行政命令《美国AI倡议》(American AI Initiative)……各国纷纷加大对人工智能的重视与投入。
我国同样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城市各行各业开始出现AI人工智能的身影。相较之前的AI行业应用多集中在安防、金融、医疗等专业领域,2018年,家具、交通、教育等很多直接接触大众的,更高频的AI应用领域开始显著增多。
2018年,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应用新突破:国际知名医学科研期刊《自然·医学》2月11日刊发《使用人工智能评估和准确诊断儿科疾病》一文,电子病历突围在即。AI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成为趋势,自适应学习、教育机器人、AI老师等成为教育行业的热词,越多越多教育企业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楼宇自动化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遮阳板控制系统、信息集成系统等在绿色建筑中运用逐渐广泛。
11月,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发布《人工智能技术专利深度分析报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排名前3为的国家/地区依次为中国、美国、日本。12月,德勤首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对人工智能在中国发展情况及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作出深度解析。
城市病的三大核心问题(交通、医疗、教育),未来会随着人工智能+5G(6G)+VR技术的综合应用,得到极大的改善。如虚拟办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远程政务的实现。这些应用若得以实现,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
 
城市上云政府数据委托尝试数管家  
“城市云”成为大众熟知的一个新鲜词汇。“云”是一切数字化应用的基础,城市基于城市云,越来越多的智慧应用进入城市运行和人们生活中,其中包括以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医疗为代表的民生服务,以智能安监、综合应急指挥为代表的城市治理,以智能园区、智能物流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等。“云城市”理念大量集中了人们生活中各种可以共享的公共资源,实现前所未有的集约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无论是扬州市政府正式印发的《云上扬州顶层设计方案》《云上扬州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还是“云上攀枝花” “云上恩施” “云上兰州” “云上贵州”等都是通过“上云”的方式,完善政务数据资源融合共享机制,打造统一的政府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同时,全国各城市都在号召企业上云,每个城市也都有专项扶持资金促进企业上云。政府构建智慧城市数据管理平台,委托相关企业管理,企业由“保姆”上升为“管家”,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技术赋能促进业务与数据技术融合  
智慧城市的推进离不开技术应用的落地。智慧城市已不再只是科幻电影描绘的未来蓝图,而是人们正在经历的“新智慧”时代。除了交通、旅游之外,智慧城市已经开始从医疗、政务、金融等各个点进行完善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地理信息等技术的应用组成了一张技术大网,在降低能效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治理效率。
《智慧城市 多规合一技术导则》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数化万物 智在融合”,数字化的转型需要数字技术和行业经验深度融合;技术赋能则是将整个链条数据流通起来的关键。近年,一大批专注于提供某项技术领域专业解决方案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而在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方面更吸引了众多巨头的关注,建筑、医疗、法律、零售、教育、安全、会展旅游等场景也已纷纷推行“AI+”服务,一场自下而上的产业赋能推动了技术研发的深刻创新。云技术平台赋能媒体融合发展创新;科技赋能消费金融业务;AI技术赋能新零售,线上线下趋向融合……可谓技术赋能实体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
 
陈思宇/文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9年第2期总第77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