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抗疫复产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湖北分中心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8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朱慧敏

疫情突然来袭,防疫防护用品成为捍卫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保护伞。湖北作为疫情防控主战场,一直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省内防疫防护用品生产企业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复工复产。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湖北分中心(以下简称湖北分中主)立足职能职责,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围绕防疫防护用品,开展针对性免费服务,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贡献力量。
  
 
线上条码云课堂,零距离服务再升级
服务不减速,开辟线上办理绿色通道
随着湖北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特别是防疫用品生产企业,更是开足马力。商品条码是产品上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湖北分中心为了推动企业产品快速投放市场,疫情期间开辟了商品条码注册绿色通道,为企业争分夺秒,通过线上办理渠道及网络、电话在线指导,一季度帮助全省463家民生物资生产企业完成条码业务办理,为企业节省了至少一半的时间,其中43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更是实现了申请当天完成办理。
服务不打折,开启湖北条码云课堂
服务速度加快了,服务质量也没有落后。条码虽小,却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往常都是采用线下方式为企业提供培训,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并切实做好系统成员的培训工作,湖北条码云课堂应运而生。此次培训通过QQ群课堂,为114家企业详细讲解了商品条码的基础知识、网上业务大厅使用流程、产品数据录入流程以及常见的应用问题,并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参加条码业务培训,学习掌握商品条码相关知识,正确规范使用商品条码。培训获得企业一致好评,企业纷纷建议尽快开展下一次线上培训。
服务不松懈,探索高效便民长效机制
疫情是困难,也是机遇。疫情期间企业对条码服务的要求更高,湖北分中心更加积极主动作为,破除制约瓶颈,提升服务质量。尽快完善线上培训机制,加大湖北条码云课堂服务力度,深入了解企业的培训需求,改进培训内容,除了定期开展基础业务培训外,还将组织源数据、条码微站、物流标签、UDI等专题培训。同时,不断加大线上服务力度,梳理优化服务流程,探索和实施更好更快的服务方式,提升企业使用商品条码的便利度、快捷度和满意度。
 
为防疫防护用品流通保驾护航
尽职担当,源数据采集助力产品信息化
为了保障疫情期间防疫防护用品尽快进入流通领域,同时让消费者能更准确、及时地从线上线下渠道获取相关的商品信息,湖北分中心积极响应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号召,为防疫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免费开展源数据采集。湖北分中心以源数据工作室为阵地,以专业设备和人员为依托,为防疫防护用品进行商品拍照、商品属性和物理指标的采集。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了以仙桃市道琦塑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40多家生产口罩、防护服、药品等防疫防护用品的系统成员企业,介绍了分中心免费采集源数据的服务,企业非常认可我们的工作,纷纷寄来产品包装,希望通过源数据采集实现产品快速上架、产品信息实时发布和多平台共享。
专业保障,条码质量检测促进高效流通
采集完源数据后,湖北省条码标识质量监督检验站接过接力棒,为企业寄来的防疫防护用品包装进行商品条码质量免费检测。高质量的商品条码可以在贸易往来中提高流通速率,帮助产品在仓储、物流环节做到无缝对接,减少“误读”或“慢读”,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出口防疫防护用品,如果因为条码编码错误、条码符号使用错误、译码错误等条码质量问题导致收货方拒收,将会给生产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湖北分中心为防疫防护用品生产企业严把条码质量关,对收到的样品进行专业检测,并针对印刷质量不合格的条码给出解决建议,帮助企业规范条码使用,规避条码质量风险。
责任使然,贴心服务为企业纾难解困
在与防疫防护用品企业的沟通中,湖北分中心工作人员还细心询问企业条码应用情况,了解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就企业遇到的出口产品条码、委托加工条码运用、不同包装层级条码以及UDI编码等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并为企业在线提供一对一专业技术指导,帮助企业扫除条码运用技术障碍,为湖北省防疫防护用品流通及出口保驾护航。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湖北分中心 朱慧敏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0年第3期总第157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