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线上线下双联动 3D数字化助力古文物多维鉴赏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8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近年来,3D数字化技术已迅速在文物保护、修复、数据存档、古迹测绘、虚拟展示、衍生开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D数字化技术的出现,让文物数字化变为现实,并为博物馆文化传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更多的文物器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

博物馆作为连接古今中外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图片展示和说明的传统形式已不能满足观众的观展需求,由于受展览空间的限制以及文物器物的易损脆弱性,使得博物馆传播历史文化的能力大受约束,亟待开发出技术更先进、形式更新颖、内容更吸引人的展览模式。
 
3D扫描技术能以无接触、无损害、全方位数字化的方式准确、有效地记录文物真实信息,并能在线上用生动、交互的手段集中展示。
 
近期,日本爱知县陶瓷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日本陶瓷的源头——矗立在猿投窑前的巨大城墙”特展,该展以日本三大古窑之一的猿投窑为中心,探讨古代陶器的魅力。
本次展览,除了线下实物陈列展览外,策展人首次将3D数字化技术引入到陶瓷美术馆的陈列展览中,观众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读取参展作品的三维动态模型,查看在展览中作品看不到的背面,从而能仔细鉴赏作品,了解日本古代猿投窑动态风格发展的轨迹。
在“线上展览厅”制作中,策展人使用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EinScan Pro 2X多功能3D扫描仪获取古代陶器的高精三维数据模型。然后把获取的高质量三维模型数据上传至Google Poly展示平台,并创建二维码,将二维码和参展的陶器作品一起放置在展台上,观众扫描二维码,便可在手机上从各个角度欣赏作品,如图1、2所示。这种展览方式,不仅让现场观众可以全方位欣赏参展作品,无法到现场观展的国内外观众也可以通过线上“云展”观赏了解日本古窑陶器的魅力。
 
图1  3D扫描及扫描数据
 
 
图2  线上展示
 
展览期间的体验活动,观众可以选择喜欢的参展作品,利用EinScan Pro 2X多功能3D扫描仪获取的3D模型数据,用桌面3D打印机打印制作出参展作品的复制衍生品,作为博物馆纪念品带回家,如图3所示。这套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3D展览方式深受观众与业内的好评。对此,策展人表示目前已经收到包括日本国家博物馆在内的等多个博物馆/艺术馆的人对这种新型展览方式的咨询,并表示未来博物馆或美术馆的展览品可能将从以注重鉴赏为中心转变为实践体验为中心。
图3  3D打印的衍生品
 
               (供稿单位: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21年第3期总第90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