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物品编码中 物、物品、事物的名称与属性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1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韩树文 李梦蝶

当我们要讨论物品编码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往往是什么是物品?那么,物、物品、事物,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外延是什么?有何区别与联系?物与其名称、属性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先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持久的探索和讨论。本文概述了物、物品和事物基本概念的源起、演变及差异性,探讨唯名论、唯实论对物品名称与属性定义的启示,分析总结一般与个别思想的物品分类学意义。
 
物品与事物
中文物品这一词汇,是由物衍生而来的。物(thing,substance)的本义是指万物,是存在于宇宙天地间的一切人、事、物的通称。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物就是各种物件、财货。这里物是指任何一种存在,是一个哲学概念。物的概念始于古人对天地之道、对人与自然以及超自然力量关系的探讨,它反映的是客观世界。此时的物既是一个直观生活化的经验概念,也是一个与心相对的哲学概念。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物的外延也随之扩展,如物品。物品是物的衍生概念。《说文解字·品部》解释“品,众庶也”,口代表人,三个口在古汉语中是虚数,泛指多数的意思,即众多的人,“品”的本义是指众多的。X品表示某一类东西的总称,比如食品、药品、商品、物品等。物品泛指各种物、东西、物件、物资等。物是早期出现在汉语中的概念,物品是晚些时候出现在汉语中的概念,实在难以考证二者的区别,本文为了叙述的方便,不再对物与物品进行差异化表述。物联网中的物则是指所有实体、对象、物品、人、组织机构等。物流中的物,一般指在物流中需要实施操作的物质客体。物质实体或物品在时空中的运动变化构成事件(event),一连串的事件则构成流程(process)。
此外,与物品有近似含义的词汇还有物产、物料、物资、东西、物件、货品、货物等。
物产:财富,财物;特指不动产。如:物业、公物、物帛等。
物料:所用的物质材料,如防汛抢险物料、包装物料等。侧重于强调物料本身与用途有关的属性。
物资:指物质资料,侧重于强调物资的应用价值或者经济价值,如物资采购、物资调拨等。
东西: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物件:泛指成件的东西。
物质:指各种客观存在的事物。
货品:一般指货物。
货物: 供出售的物品,与商品意思相近。
由上可见,物泛指各种东西、物件,这一概念涵盖了所有有形的东西;相对而言,物料和物资两个概念的侧重点不同;东西、物件都是物品的泛指;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综合来看,这些概念有很大的交叉和重叠,只是应用环境不同,侧重点略有不同。
在我们看来,物品是一种存在,是一种可以感知的事物。这既是物品概念的通用解释,也是物品最大、最普遍的特点。当我们给物品下定义贴标签时,是以它是否存在为前提的。那么,物是以什么方式存在于哪里的?战国时期的荀子说:“物大共名也。”荀子的意思是从较低的类的概念往上“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即可得到大共名。荀子采用的思路是从最小层级的物分类、最小颗粒度的物的属性、物的状态,推断出共同的、最大的普遍性,并用以概括全部物品。这里的物是指反映普遍性最高的类的概念,涵盖的是宇宙天地之间的一切人、事、物。相反,如果从较高的类别往下细分,继续延展、细化找出更小的颗粒度,“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即可得到大别名,大别名就是具体的事物。大共名和大别名都是荀子用到的逻辑概念,所用的方法,相当于现代逻辑学中定义概念的概括法和限定法。
当我们讨论物品和物品编码时,除了研究什么是物品外,我们还须从概念上弄明白物品和哲学上所讲的事物,以及物品和事物的关系。事物是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情(现象)和物体。事物包括人、机构、物品、事件、关系等。由于应用场景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有时候把事物又称为实体、对象等。事物是一个哲学概念,是比物品更广、包含意义更多的哲学词汇。
当我们讨论事物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个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还是我们思维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观念。康德说,我们关于物先天地认识到的只是我们自己放进它里面的东西。当我们把自己的东西放进物里面去的时候,物对于我们对它的添加是无动于衷的,也只有当我们把这种东西放进物中时,物才成为物,物是通过人的认知结构而被建立起来的;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不仅是物得以被我们先天认识的可能性条件,同时还是物得以成为物的可能性条件。我们认识物的过程也是物的存在作用于人思维的过程,其结果根本上是根据人的认知结构而定的。量子物理学的“参与者的人择原理”认为,如果宇宙不是调控得如此准确,地球如果不是演化到今天这个样子,人类便不会存在,我们所知的生命也不能存在,更不会有智慧生物去思考宇宙,去思考万事万物,去认识这森罗万象的各类物品。这与康德是一致的。物就在那里,我们认为它是物,那是我们加进去的。比如说物品的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的定义和描述。物的名称与物是什么关系?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物原本是没名称的,是人们后来赋予万物的名称。在我们看来,物品的名称显然是人类眼睛看不见的存在,但这种存在不在物品的内部,也不在它的表面,甚至它都不是构成物品的物理要素,只是我们为了认识并谈论它,管理并利用它,才不得不人为地给它一个名称,用以指代它。假如人们最初就把现在称为牛的这类动物叫做羊,那么羊就是这类动物现在的名称。这就是物品的名称虽然名不副实,然不可不命名它的根本原因。
其次,我们还要考虑这个事物是独立存在的,还是作为其它事物的属性存在的。亚里士多德就是应用实体和偶性这两个词来区分那些依赖于自身而存在的东西和依赖于他物而存在的东西,比如红色这种属性不能离开红色的物品而存在,规格型号这种属性不能离开紧固螺栓、钢丝绳等这样的具体产品而存在。可见物品的属性是不能离开实体而单独存在的。再其次就是存在的连续性或持续性。与一个事物相比,或者与其它属性相比,一些事物的属性存在的时间很短,例如一道闪电、一个物流单元入库、一个产品出库等操作,都是一瞬间就完成的,我们称之为事件,事件级别的物的属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与物品的管理模式有关。一些事物的属性则存在时间较长,如物品的构成成分、物品的形状、贮存条件、互换性等,这些属性我们一般称之为物品的固有属性或自然属性。由于物品的属性总是不断变化,如成分会变化,形状会改变,所以物品也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但不断变化的物品必须具有持久可识别的身份,否则我们就无法谈论该事物。例如,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不断成长、变化,但仍会终身保持其法律身份的同一性,否则他就无法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又如,再制造中需要返修的产品,常常也是用原来的产品编码作为身份标识,否则就会发生管理混乱。
 
唯名论、唯实论对物品名称与属性定义的启示
物品是什么,物品是否是它所代表的那些属性的组合?以牛为例,牛是否就是它的所有属性(properties)的集合(比如它的身高、体重、毛色、四条腿,等等)?我们的目标是认识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通常被我们称为物品或事物的东西。关于物品概念、名称和属性,在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中,有关于一般概念是否真实的争论:这就是唯实论(Realism)和唯名论(nominalism)的争论。为了方便讨论,先给出具相和共相这两个概念。个别的事物,如这一头牛,那一辆卡车,它们被称为“具相”(particulars,或者译作殊相);牛、卡车这一类事物,则是共相(universals)。具相与共相相对,每个具象,都通过其自身阻止他者参与其自身。比如面前这个人、这辆卡车,因为这个人、这辆卡车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这个人、这辆卡车都被这个人、这辆卡车独特地、全部地占有了,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是这个人或这辆卡车。每个共相,都不通过其自身阻止他者参与其自身。比如,普遍的人、石头(并非这个人和这块石头),因为他们并非独一无二。唯实论和唯名论的形而上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共相是存在于现实中,还是仅仅存在于思维中、且只是思维创造的东西。若支持前者,则是唯实论,或者叫实在论。支持这一学说的人叫做唯实论者(realist);支持后者,则是唯名论,支持这一学说的人叫做唯名论者(nominalist)。唯名论者认为,共相并不是指自然世界中真正存在的独立的理型、本质或一般的相似性。更确切地说,它们仅仅是一些名称,用来对世界进行方便的分类,以便人类与之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实现对事物的有目的的利用和控制。凡是认为共相并非独立于、而只是寓于可感事物之中,并且在逻辑上和时间上都要后于可感事物的,就被称为唯名论,即指出所谓共相不过是一个主观的名称而已。唯名论者是反对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认为共相只是个别事物共同的“名称”,共相不是独立存在的可感知的实体。唯名论主张只有个别事物才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后于事物。除了否认共相的客观实在性和主张唯有个别事物具有客观实在性之外,唯名论还认为共相表现个别事物的相似性和共同性,因而共相只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我们知道,两个个别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共同性,都可以归结到个别事物本身具有的属性或特征,只不过这些属性或者特征,具有相似性或相同性罢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两个个别事物是具有共相的。比如,在某一行业领域制定物资编目标准的时候,物资品种这一类目层级,具有相同的基准名称和相同的规格,这些相同的基准名称和规格就是共相,因为物资品种也是一个类目,既然是一个类目,那就有类目共有的属性,也就是类目共相。但物资品种之下,我们设置产品这个层级,就是具体企业生产的具体产品,就是个别事物。那么产品显然应该具有该物资品种规定的各种属性,或者说该产品继承了品种的属性(共相)。
唯实论与唯名论是相对的,唯实论否认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认为一般、共相是先于个别事物并派生出个别事物的实体,只有共相才是在意识之外的客观现实存在。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第一实体,是个别事物的本质或原始形式。个别事物只是共相这第一实体派生出来的个别情况和偶然现象,所以共相先于事物。唯实论认为共相的概念作为神创造个别事物的原型理念或原始形式,存在于被创造物之前,也就是说,存在于神的理智之中。共相作为神创造的个别事物的本质或形式,则存在于事物之中。共相作为人对个别事物的抽象归纳的概念,它在事物之后,也就是说存在于人们的理智之中。这和柏拉图的想法类似。柏拉图也想从森罗万象变化无常的事物中找出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他提出了理型(Form)的概念,认为理型比所有的自然现象更真实。对柏拉图来说,存在于物理或概念世界中的一切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理型,理型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但却是所有现实的模型(本质、共相、原型),理型是永恒的、不可改变的。比如在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神荼、郁垒二人管理鬼怪、邪物,能够驱邪避凶,受到了世人的敬仰,所以民间就把二人作为门神贴在门上驱邪挡煞。但人们谁也没见过神荼、郁垒,于是便想象这二人之所以能够吓跑鬼怪邪物,一定是凶神恶煞长相难看的,于是画家就把二人画的越来越丑越来越凶。画家心里的神荼、郁垒是画家想象的结果,也是画家看到前人所画门神样子后,自己理解演绎加工再创作的结果。所以说,神荼、郁垒的理型是画家看到无数门神后形成的概念。如果从来没接触过门神的人,显然是画不出来大家心目中的那个门神的。用柏拉图的理型解释,这个世界应该是先存在神荼、郁垒的理型,然后才有感官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一个个门神。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型也是事物的本质,但它们存在于事物之中,而非独立于事物。一个物体的理型和它的功能最终是相关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存在于个别之中,它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个别。只有个别是真正的存在,而个别事物的属或种即一般必然的存在于个别之中,并且不能脱离了个别。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解释就是神荼、郁垒的理型或形式,就是神荼、郁垒所具有的那些属性及特征组合,后者定义了我们今天所称的门神这个概念。亚里士多德说的形式指代的是所有一类事物都共有的属性及特征的总体。今天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说,亚里士多德说的形式指代的是所有一类物品都共有的一组足够多的属性及特征。这么说是因为,一类物品的共同属性、共同特征有很多,即所谓多重属性。属性数量越多,这个事物也就越具体化、形式化。反过来说,因为形式所指代的事物的属性和特征本身是存在于事物中的,因此,形式就是这些事物的特征。当然了,因为形式一说现如今已发生了变化,我们在物品分类和编码工作实践中已不再使用形式指代事物的属性和特征,而是直接使用物品属性(Attribute)、物品特征(Character)这样的说法了。
 
一般与个别思想的分类学意义
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唯名论与唯实论关于具相与共相的争论,争的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对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及其存在形式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唯实论和唯名论,以及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划分。托马斯·阿奎那提出了温和的实在论(Moderate realism),认为作为上帝创造的个别事物的形式、本质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作为人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形成的概念或思想的“共相”,存在于人的理智之中。温和唯名论的代表阿伯拉尔认为,一般或共相,不但是词,而且是有一定含义的词,它是符号,但却是具有一定含意的符号,换句话说,共相是意词。共相并不是指自然世界中真正存在的独立的理型、本质或一般的相似性。更确切地说,它们仅仅是一些名称,用来对世界进行方便的分类,以便人类与之进行实用的互动。
具相与个别对应,共相与一般对应。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具相与共相就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既是相互区别的、对立的,也是相互依存的、联系的。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没有一般,也没有个别。事物的形式、本质不是与物理世界的个别事物分开的,而是嵌入在事物、自然物体之中的。人类的头脑能够从中提取出事物的这些本质特征,以及其他一般特征,从而形成关于该事物的一组共同属性特征。同时,个别与一般是事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辩证关系的反映。个别与一般二者有差异,也有对立。但这种差异、对立并不是彼此分立、相互脱离的。一般不能脱离个别而存在,一般寓于个别之中,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个别又总是同一般相联结,个别体现着一般,为一般规律性所制约。一般是事物中共同的、内在的属性,它比个别更概括;个别因其差异性、多样性,它比一般多样、丰富。在物品编码领域,上位类就是一般,下位类就是个别。这个下位类如果再继续划分层级,形成较低级别的物品分类编码层级,那么刚开始的下位类就又变成了新划分出来的下位类的上位类,个别就又变成了一般,可见一般与个别的区别并不绝对,二者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或关系中是一般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或关系中,则可以成为个别的东西;反之亦然。比如我们对沥青进行分类。沥青是一个大家族,有多种细分类目。沥青可以分为石油沥青、天然沥青、煤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沥青制品等五类。沥青是上位类,石油沥青是下位类。后者专指原油加工过程之后形成的一种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石油沥青对于沥青来说,就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但如果石油沥青继续划分为更细颗粒度,石油沥青按用途再划分出道路沥青、建筑沥青、防水防潮沥青以及液体石油沥青、油漆石油沥青等各种专用沥青;这里,石油沥青就又变成了上位类,道路沥青就是下位类。道路沥青对于石油沥青来说,就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石油沥青对于沥青来说是下位类,是个别;但对于道路沥青来说,石油沥青就是上位类,又转化为一般。可见,个别体现并丰富着一般,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韩树文 李梦蝶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2年第5期总第171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