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条码技术  正文

以商品条码符合性为要素的评价模型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2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蔡小慧

商品条码符合性确认业务主要是对系统成员送检的条码符号印制品的印刷质量进行检测,对其应用质量进行审核确认,通过反馈条码检测的结果并提供改进建议,帮助企业正确使用条码。该业务的条码送检结果以列表的形式展示,确认成功的样品通过检测结果单和符合性确认通知书体现;确认失败的样品在列表中备注不合格原因并指导企业进行整改。
商品条码符合性确认过程可获知条码印刷企业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印刷载体、印刷方式、条码检测结果、合格率、不合格原因等信息,见表1、2、3。
表1
 
表2
 
表3
 
商品条码符合性确认业务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深圳分中心(以下简称深圳分中心)为满足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以下简称系统成员)对条码符号印制品“大批量、低成本、全检测、高效率”检测需求而推出的业务。自2017年推出以来深圳已形成庞大的用户群,分布于罗湖、福田、南山、龙岗等各个行政区。鉴于条码符合性确认业务分布面广、积累用户群大的情况,依托该业务送检频率高、检测时效性强,数据可靠性强的特点,基于检测数据,可对条码印刷企业形成较为客观的技术评价。商品条码符合性确认结果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从量化的角度来衡量其条码承印企业的印刷能力,其采用简易模型:
条码质量合格等级有A、B、C三等,等级越高的合格体现的条码印刷企业印刷能力越好;相等的合格等级、不同的印刷载体体现出的条码印刷企业印刷能力也不相同,为贴合商品条码上述检测特点,综合考虑了合格等级及印刷载体因素,引入合格率系数的概念,对上述模型进行修正,计算公式如下:
Vn值越大,条码印刷企业印刷能力越好,各条码承印材料代号及相应合格率系数,见表4。式中:
表4
Vn ——企业第n次送样的修正合格率
fAm——代号为m的印刷载体符合性确认结果
            符号等级为A时的合格率系数
fBm——代号为m的印刷载体符合性确认结果
            符号等级为B时的合格率系数
fCm——代号为m的印刷载体符合性确认结果
            符号等级为C时的合格率系数
NAn——印刷企业第n次送样符合性确认结果
            符号等级为A的样品数
NBn——印刷企业第n次送样符合性确认结果
            符号等级为B的样品数
NCn——印刷企业第n次送样符合性确认结果            
            符号等级为C的样品数
Nn——印刷企业第n次送样的总数
模型中,合格样品按A级、B级、C级进行分类, A级最大,B级其次,C级最小,在此引入合格率系数fAm、fBm、fCm,贡献大的等级合格率系数大;同时对印刷载体进行区分和规定,也体现在合格率系数中,如塑料载体和纸质载体,由于塑料载体对印刷能力要求更为苛刻,相同等级的塑料样品和纸质样品,塑料样品等级对印刷能力影响更大,所以塑料样品的合格率系数值更大。另外,由于每家企业送样确认次数不一样,每次合格率不一样,且不合格因素不完全属于印刷技术能力方面的,为此,将合格率模型修正为:针对企业每次送样给出一个合格率水平,符合性确认从动态的角度反映印刷企业印刷能力。当前确认的结果反映企业当前的印刷能力。
若一次符合性确认送样涉及的条码印刷企业不止一家,按各个企业分别计算合格率;例如,某次符合性确认送样有一部分样品是A印刷企业印刷,另一部分是B印刷企业印刷。则需要对A印刷企业计算一次合格率,对B印刷企业计算一次合格率。示例:
例如:以符合性确认检测结果数据为基础,从量化的角度来衡量条码印刷企业Y公司的印刷能力,用修正合格率大小来衡量该公司本次(第一次送样)体现印刷企业的印刷能力状况。其修正合格率计算如下:
其中,该印刷企业印刷载体为不干胶,故等级为A、B、C的样品合格率系数分别为fA3=1.00,fB3=0.90,fC3=0.55。第一次送样等级为A、B、C的样品数目分别为NA1=3,NB1=4,NC1=2。.第一次送样样品总数N1为20。
Y印刷公司第一次确认送样修正合格率为38.5%,若后续经过整改或再送样,则分别计算当次的修正合格率。
修正合格率的公式亦适用于印刷企业条码印制品现场抽样的检测结果计算。
 (作者单位: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22年第4期总第97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