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图片新闻  正文

汉信码应用:积跬步以致千里

——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罗秋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9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2013年第5期 作者:郑昱

导语: 近日,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研发的iOS版和Android版手机汉信码识读软件的成功上线,标志着汉信码——中国的二维码,一个值得信赖的、安全的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开启了新的征程。

罗秋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现主要从事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及标准制修订工作。曾作为主要起草人完成了《商品条码》《汉信码》《快速响应矩阵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等20多项国家标准、法规的制修订;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二维条码技术研究与应用试点》《二维条码关键技术研究与新码制研制》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编著出版了物品编码、条码、二维码、射频识别、食品安全追溯、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著作十多本。

汉信码作为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具有知识产权免费、汉字编码能力超强、识读速度颇快、信息密度高、信息容量大和码制扩展性强的特点,汉信码在今天随处可见二维码身影的时代里会有什么样的作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编码中心副主任罗秋科。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各种二维码的应用状况?存在哪些问题?

罗秋科:二维码不是一项新技术,而是一项有近30年发展历史的技术。

二维码技术,首先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国出现,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成熟,包括Data Matrix、PDF417、QR码在内的一批二维码码制相继制定了ISO国际标准,并在物流、单证管理、军事、电子行业、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形成了大规模应用,形成了一系列行业应用标准。

总体来说,各种二维码码制主要针对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需求研制。例如,分别由美国原Symbol公司和CImatrix公司研发的行排式二维码PDF417和矩阵式二维码Data Matrix,满足了大容量英文数字信息二维码表示的问题,首先在美国物流、军事、电子、汽车等行业形成了规模化应用,逐渐扩展到全球应用。日本Denso公司立足于该公司自动化生产线上产品管理以及标识日文的需求,研发了识读速度快、可以标识日文的QR码,并在日本汽车、物流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并逐步扩展到全球应用。随着二维码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催生和带动了专注二维码生成识读设备生产制造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为满足我国对二维码技术应用的急需,编码中心根据国际标准将PDF417、QR码码制转化为国家标准,解决了我国二维码技术开发无标准可循的问题,同时通过国家项目、应用试点、标准宣贯等方式,拉开了我国二维码技术产业应用的序幕。

随着二维码在我国的应用扩展,我们发现,由于PDF417、QR等国外码制没有考虑汉字编码的问题,在我国使用时,经常会出现汉字信息表示效率低,或扫描出现乱码情况,限制了二维码的应用范围。此外,欧美等国在二维码码制、设备方面申请了众多的专利,对我国企业从事二维码技术研发形成了技术壁垒,同时也导致二维码生成识读设备的价格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二维码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

目前,各种码制在我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例如,PDF417条码在我国部分地方或企业的票据、文件管理、证件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等领域获得了应用,QR码在我国移动商务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他二维码码制,例如Data Matrix、CM、GM等码制应用范围较小。

 

“归根结底,汉信码作为一种为我国应用量身定做的码制,其技术先进性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编码中心的标准化工作与免费的专利策略,也为汉信码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信码的广泛应用的自信也植根于此。”

 

记者:作为自主知识产权的汉信码,其诞生所依托的背景和条件?相对其他二维码而言,汉信码优势在哪里?

罗秋科:为解决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码制标准,缺乏二维码核心技术等问题,帮助我国企业摆脱对国外二维码技术的依赖,在多年从事二维码技术和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编码中心于2003年申请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二维条码新码制开发与关键技术标准研究》课题,并联合我国自动识别技术企业共同开展汉信码技术研究工作。该课题于2005年12月26日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组织的项目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攻克了二维条码码图设计、汉字编码方案、纠错编译码算法、符号识读与畸变矫正等关键技术,研制的汉信码具有抗畸变、抗污损能力强,信息容量高等特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汉字表示方面,支持GB 18030大字符集,汉字表示信息效率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汉信码作为一种矩阵式二维码,是一种十分适合在我国广泛应用的二维码。汉信码相比其他二维码,具有知识产权免费、支持汉字编码最全、效率最高,识读快速、纠错能力强、抗污损、抗畸变能力强等特点,国家标准GB/T 21049《汉信码》和国际行业标准 《Han Xin Code》已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发布,获得了国内外自动识别制造企业以及应用方的广泛支持,目前汉信码已经在我国食品追溯、医疗卫生、发票等行业领域实现全国性应用,支持的设备厂家已经遍布全球,汉信码已成长为我国目前技术最先进、应用最广泛,技术支持最充分的一种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码制。

相对于快速响应矩阵码、数据矩阵码等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并制定了国际标准的码制,汉信码距离其研发成功不过八年时间,但在编码中心和我国自动识别技术企业和应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汉信码成长迅速,国家标准和国际行业标准制定成功,设备厂商遍布全球,汉信码应用在我国遍地开花,这些均充分表明汉信码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经受住了市场和应用的严格考验,这也是国内外自动识别技术产业界的共识。归根结底,汉信码作为一种为我国应用量身定做的码制,其技术先进性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编码中心的标准化工作与免费的专利策略,也为汉信码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信码能够广泛应用的自信也植根于此。

 

“以汉信码作为技术支持手段,促进我国贸易流通信息化建设,为落实我国‘科技兴检’的战略目标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编码中心作为汉信码的所属单位,在推广汉信码应用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未来,有哪些规划?

罗秋科:汉信码技术研发成功后,编码中心为推进汉信码这一先进技术尽快走向市场,启动了汉信码设备研制与应用试点工作,编码中心联合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以及业界企业网路畅想、意锐新创、福建新大陆、维深科技、华怡和信等公司,研发了AIDC系列、霍尼韦尔公司系列多款以及新大陆HR系列在线式、离线式汉信码识读设备,解决了汉信码应用缺乏生成软件和识读设备的燃眉之急。同时,通过合作推广等方式,建立了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汉信码管理系统、北京西南物流中心——汉信码在图书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北京万博网迅科技有限公司——汉信码在铁路重要物资质量跟踪追溯系统中的应用;天津天保冈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汉信码在仓库散货管理中的应用;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畅想供应链系统”——汉信码在供应链软件中的应用;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首届“顶力杯”物流技能竞赛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数学建模竞赛中的汉信码应用——汉信码竞赛/考试应用系统等多个汉信码应用示范系统,其中在西南物流中心和万博网讯公司的应用都达到了10个以上扫描点,一万次以上扫描汉信码的应用规模,通过这些典型企业的应用,为我国的相关企业树立了汉信码应用的范例,对于今后汉信码的市场推广及汉信码在我国各行业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截至目前,在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以及合作企业的联合推动下,汉信码在医疗、证照管理、食品追溯等领域中开始规模化应用, 2012年,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标识领域推广汉信码应用工作启动,为汉信码服务于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未来,在物流追溯、证照管理、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方兴未艾,手机二维码应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编码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汉信码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研发力度,开展汉信码商品附加追溯信息标识、汉信码检验证书标识管理、零部件等产品唯一标识方面的推广与标准化工作,以汉信码作为技术支持手段,促进我国贸易流通信息化建设,为落实我国“科技兴检”的战略目标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为促进汉信码在移动商务领域的应用,编码中心将进一步加大汉信码移动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工作力度,编码中心提出的《名片二维码编码标识通用技术规范》与《手机二维码编码标识数据结构》等国家标准已经或正在立项,从而为汉信码等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技术在移动商务等开放领域应用提供指南。

 

汉信码手机端识读软件的发布上线,是汉信码技术在服务于大众移动商务应用迈出的重要一步。未来,我们将对汉信码手机识读软件功能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完善,增加符号生成、信息验证等多种功能,同时,通过构建可信的二维码服务平台,推进汉信码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支撑我国二维码移动商务的健康发展。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