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物联网  正文

区块链将颠覆航运业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5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董鹏 谢峰波

有权威人士评价:“继蒸汽机、电和计算机发明之后,我们又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革命。而区块链技术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航运区块链积聚企业的交易运营数据,形成大数据库,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全流程自动区块链系统,彻底打通平台各个环节,形成信息共享渠道。
 
平台时代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
区块链是通过分布式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加密数据库的技术方案,通俗的理解就是一种多人共同记账的对账机制。举个例子来说,区块链的信息流通方式,好比某班级采用生活委员记录班费收支情况,但问题是一旦生活委员疏忽账目就会出错,所以只好班级同学们推选某人作为学生代表也记一份帐,为保险起见同时班主任也会记一份帐,这样一来即使有一份账目出错了,也可以通过三方对账方式核对纠错。区块链技术的优点是: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降低成本;共享账本、交易透明、双方匿名;不可篡改但可追溯、安全抗毁、智能合约。
如果区块链能够成熟应用于航运业,那么现有行业框架之下的管理者、主导者、垄断者、寡头们一夜之间会发现,在参与者对于信息获得的权利和能力无限接近并且可以彼此信任的场景之下,自己原有的各种机遇、权力、规模、时间的优势都将被削弱。当然,这个时刻远还没有到来,但是人们似乎已经听到黎明的脚步声。随着区块链应用的日益增多,这项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引发关注,进而航运区块链将颠覆航运业。据2017年奥纬咨询的报告预测,利用区块链技术缩减结算周期,每年可节省100亿至200亿美元,这笔节省的巨额费用正是与区块链产业相关的市场空间。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宣布已完成首次区块链试验,该试验旨在优化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全球航运业务。该公司在全球航运贸易中占有15.8%的市场份额,由于年收入大幅下降,所以其设计该区块链应用程序,节约航运成本和时间成本。2017年8月,商船三井、日本邮船以及川崎汽船等14家日本企业,成立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贸易数据共享平台企业联盟。与此同时,新加坡太平船务、新加坡港务集团和IBM联合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旨在推进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供应链业务的创新研究,航运业的龙头企业纷纷“牵手”区块链,“区块链将改变航运业”。
今天不断涌现的分布式交易平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只是虚拟化了的双边市场。航运电商平台也可以被视为是搬到线上的航运交易所。生产商、物流公司、航运公司、货物代理、港口和码头运营商及海关和相关部门都可以从这些新技术中受益,而普通消费者也将最终从中受益。货运代理人、航运经纪人、海商法律师、公估师、验船师等各类职业人士,将告别事务所和小团体,成为业务更聚焦、分工更明细、服务质量更高的自由职业者,在平台上继续为港口、航运业提供专业服务或咨询。站在平台时代到来的起点上,区块链为未来的经济、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一种更符合平台时代特征的模式。
 
区块链技术应用面临挑战
区块链只是分布式技术思想在商业领域涌现的第一个技术,但未必是未来真正成熟的技术。航运业、物流业因涉及的节点多、流程复杂、原有运作模式较成熟且被已被广泛应用,区块链现阶段还很难介入航运和物流中,虽然区块链被认为具有颠覆航运业的潜质,但目前在航运业中的应用刚刚起步。要让区块链更适合于航运应用场景,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第一,社会公信力不足。区块链技术主要解决缺乏权威第三方监督的前提下,如何让交易双方建立信任的问题,这才是信息化的痛点。目前,社会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对区块链技术能够带来的正面影响预计不足,加之对比特币等基于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的过度炒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块链技术的社会公信力,而且航运领域的数据、通信、资产、物流等资源的重要性均比较高,一旦出现问题,社会面影响大。因此,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航运领域,要获得社会承认,还需要政府、区块链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深入合作与加速推进。
第二,转型期需并行使用。在将航运领域数据完全承载于区块链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原始的应用系统仍然需要并行使用,这就要求两个系统之间需要具备衔接性,才能够保证顺畅的数据对接。“改变港航EDI和口岸单一窗口应用”可能是一个长久博弈的过程,要让政府改变运作和服务方式很难,特别是整个供应链的“航母”变道也非一蹴而就的,其中有部分勇于创新的人愿意改,但是大多数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阻止“技术替代劳动”的想法,再好的新技术也很难短期内获得成功。而国际航运往往涉及到海关、检验、海事等国家主权机构,要打通跨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壁垒,还需要假以时日。
第三,海运业面临艰难和不可预测的未来。产能过剩、信托问题、利润下降、竞争日益激烈,这些挑战以及社会对物流供应链的透明度、问责制和责任感的更高要求,将推动行业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从这一点看,航运和区块链一拍即合,但不可忽略的是,区块链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一方面,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意味着初期投入,这一壁垒会减缓中小企业,尤其是行业利润率很低的航运企业去快速吸纳;另一方面,这个技术及相关配套政策等都处于初级阶段,还在不断的快速变化。但可以预见的是,区块链必将和其他数字化创新技术,成为航运业在低谷期寻求发展的一剂催化剂。
第四,需要统一标准。区块链技术目前是各区域自行测试、完善,而实际投入运行之前,需要在全球建立更广泛的行业标准和技术协议,以确保行业、设备、系统、数据间的正常交互。数据冗余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减少在各节点的资源开销;区分哪些数据需要去中心化、哪些则仍需要中心化,这需要进一步厘清,因为这关系着责任主体、商业渠道的掌控权和整个贸易链的协调问题。
航运区块链之破局
区块链技术最先进入的是金融业,但它也正在进入航运业,更是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在蔓延。如何能让区块链在航运业落到实处和推广,具体来说如下:
首先,航运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变化。基于区块链的优点,可预见到:传统的运作模式会发生改变,一些机构职能也可能发生转变,如货代可能会转变为专门提供知识服务和技术服务的机构;此外,区块链可能还会为航运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一方面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运作模式,不仅能绕过一些中间机构,简化运作流程、提高运作效率、节省运作成本;另一方面是基于区块链上的支付活动是可编程的,即智能合约。利用智能合约,大量的单证可以被消除,航运可以实现无纸化运作,从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同时通过智能合约,各节点之间的资金流转也变得安全、高效,也许可以绕过第三方机构(银行)完成支付。
其次,面向国际供应链,形成通道堆叠模式。如果每一个线上交易服务都是提供一个交易的信息通道的话,那么通道堆叠后并不会降低信息交换效率,反而可以通过堆叠实现更广的信息传播范围。因此,在P2P为代表的未来国际供应链交易中,线上交易通道的堆叠模式可能会形成新的主流模式。这种现象如今已初现端倪,比如,当你在去哪儿网站上购买飞机票或者预订酒店时,订单信息可能早已通过3~5层的不同服务商,才最终联络到航空公司和宾馆,但作为消费者你的体验可能是只等待了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另外,对于国际供应链来说,线下的操作链条的确需要压缩,包括去除中间环节、操作、步骤、运输、加工等,但对于线上的交易而言则未必要去中间化。
再次,改变港航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一是区块链将在贸易运输的各相关主体间实现国际贸易提单等电子单证的交换应用;二是区块链将会实现国际供应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并替代一部分物流,形成线上交易通道的堆叠模式。当货物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货主、海关、承运人、保险公司都可以追溯可靠的电子证据,从而清楚的界定各方承担的责任,提高付款、交收、理赔的处理效率。未来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各种法律文书,例如原产地证明文件、公证书、担保书等,也都可以采用类似提单信息交换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来实现安全、可靠、互认的传输。
最后,改变信用评价系统、创新金融服务。区块链对于涉及多个交易主体的复杂交易场景的用处应该是比较有意义的,风险控制重要的就是交易是否真实,因为底层的数据是打通的,所以可以解决供应链金融方面的行业的痛点。在平台时代,假如相关交易主体的信用相关信息都保存在了区块链上,可以轻松获取,那么交易主体之间完全可以直接进行点对点的可信交易,中介的角色则更接近技术顾问。事实上,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的确逐渐由数字货币向“区块链+”过渡,由金融领域逐步向物联网等非金融领域延伸。另外,通过区块链将资产化的航运资源,以数字形式放上云端后,交易、融资都更加灵活,资产的追踪和管理更加便捷。
总之,虽然区块链在港口、航运业的应用愿景向好,但距离实现还有一段路要走,人们在接受一个新理念时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过高的评价它所带来的影响,但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还是区块链,要真正落地还需要很多人、很多年的努力。因此,中国航运企业、物流企业和港口企业同样要在区块链领域上应该尽早规划。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具备战略适应能力和科技适应能力。
 
(特约撰稿人:董鹏/咨询顾问、专栏作家;谢峰波/北京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8年第5期总第74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