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要闻  正文

产业互联网与绿色供应链深度融合 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1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赵建军 杨 洋

  

当前,绿色供应链和产业互联网的融合正在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和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绿色供应链的未来发展,将以互联网技术为发展动力,以产业产品绿色化为基础,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这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同时,绿色供应链和产业互联网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共同体。

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将产品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内部配送中心、分销商、批发商以及联系最终用户的其他实体。绿色供应链是在供应链管理体系基础上的绿色模式创新,沿袭了绿色制造理论中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消费与供应链相结合的产物。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绿色供应链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为重要举措,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核心企业为连接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供应链系统,对供应链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回收处理全过程低能耗、高利用、少污染、多收益、可持续的绿色循环运作模式,从而实现企业发展可持续性。

在协同创新方面,绿色供应链设立有严格的产品准入标准,尤其是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只有确保环链的畅通,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及时到达客户。要实现供应链各端无缝通达联通,让绿色供应链上的产品实现更高的价值,需要协调各主体、各环节的利益,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协同高效运作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实现供应链内外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知识流的最佳贯通。

产业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对贯通上下游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从而形成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

绿色供应链和产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时代两个崭新的形态,两者互为补充,两者的融合是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互联网通过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构建数字世界与实体世界的广泛互联,为绿色供应链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价值实现场景。绿色供应链通过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系统,为产业互联网的应用、发挥最大价值提供了最佳平台。网链一体化是两者相互成就价值的未来形态。

一是产业互联网是绿色供应链智能化的重要呈现。

其次,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人、物、机的互联。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信息流收集手段,可实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全流程的数字化感知和可视化,并可实现可溯源的智能供应链物流;利用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征,能助力绿色供应链信息互联、价值互联和秩序互联,极大降低绿色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业务信用成本、资源消耗成本,提升服务消费者的品质和加大多元创新主体参与度。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大大提升绿色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

价值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产业互联网的价值是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转变传统企业以资本驱动型为生长要素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效率,节约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由于传统互联网平台聚集起来的产业,缺乏有效统一管理、缺乏整体规划,无法对产业链整合优化,无法实现提质增效,优化资源配置。绿色供应链作为对传统供应链的创新模式,其创新特征是要求对供应链上的产业、产品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要求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符合标准,体系绿色、通达、安全、精准,形成绿色循环一体化经济发展模式。绿色供应链就如同高铁铁轨和高速列车,需要配备一整套调度指挥系统,来确保列车的安全、准点和通达。产业互联网就是与绿色供应链相匹配的智能监控调度软件控制系统,有了这套系统,便可管控绿色供应链各节点的标准,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供应链,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统一,发挥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价值。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