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电子商务  正文

2014移动支付去哪?NFC或落地开花 抓住用户痛点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30日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报

导语: 作为近两年来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移动支付以其广泛的应用场景,贯穿于社会生活之中,从乘坐交通工具到手机购物,从办公签到至零售消费,移动支付的小额性、移动性、融合性等特点,在方便百姓生活、增加用户粘性、...

 

作为近两年来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移动支付以其广泛的应用场景,贯穿于社会生活之中,从乘坐交通工具到手机购物,从办公签到至零售消费,移动支付的小额性、移动性、融合性等特点,在方便百姓生活、增加用户粘性、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全社会信息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总体交易规模突破了1.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00%。移动手机用户12.29亿户,手机上网网民超过了5亿人,占到了网民总数的81%。在被视为“移动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4年,移动支付发展走向越发受到关注。

NFC获力挺2014落地开花?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用户消费行为越来越多地通过移动终端加以实现,支付需求也必将走向移动化,移动支付实现了一机多用,移动终端优势不仅能提供传统银行的服务,更可以提供独特的短信银行、刷手机就相当于刷银行卡的线下服务

“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从线上手机银行到线下,NFC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这样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李晓枫同时表示,我国的移动支付发展目标方向应该是以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的NFC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性区域性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补充,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在二维码支付因为安全性等问题遭禁之后,NFC迅速取而代之,侵占其“地盘”,而、李晓枫的上述表态也被外界解读为NFC受到央行力挺,2014有望广泛普及。

据记者了解,针对NFC移动支付生态系统建设,人民银行已着手建立我国移动支付技术检测认证体系,今年人民银行将完善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公共服务平台,计划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同时要求23个NFC主要市场主体应尽快完成GSM与移动支付公共服务的联网工作,形成联网通用、安全可信的中国移动金融可信网络。

NFC的产业链十分复杂,包括手机制造企业、软硬件和系统技术的提供商、电信、银联、第三方支付公司、卡组织、收单机构等诸多方面。用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王维东的话来说“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在王维东看来,目前NFC的产业链并不是特别成熟,尤其是终端环境不甚成熟。而他认为,NFC并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在于终端普及程度太低。

如果说从顶层设计角度金融机构是于NFC的推动者,那么从运营商一侧来说,则是NFC实现真正“落地”的核心主导者。随着我国4G时代的开启,继中国电信明确表示2014年大力推广NFC之后,中国移动日前也明确了2014年NFC发展目标,中国联通也在积极布局NFC,而运营商的积极努力或许有助于加快NFC产业链的尽快成熟。

以中国移动为例,据最新的《中国移动定制终端产品白皮书》,中移动将加大推广NFC:2014年计划销售3000万台NFC终端、发展600万NFC客户,共发放1亿张NFC-USIM卡,NFC-USIM卡与4G终端匹配销售。

中国移动中移支付公司副总经理贺新初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向记者表示,NFC终端补贴策略是在原有智能终端酬金基础上,给予每台NFC终端30元的奖励酬金。在贺新初看来,NFC或将引发新一轮的变革,NFC可能会极大地改变生活。“给予商家补贴就是鼓励大家都来卖NFC手机,从而加速NFC手机的普及。”贺新初说。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