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高端访谈  正文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商务语言的升级版

——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王毅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本刊记者 赵怡依 高明

导语: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SC 31)术语工作组召集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汉信码(HanXin Code)发明人之一,ISO/IEC 20830 汉信...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SC 31)术语工作组召集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汉信码(HanXin Code)发明人之一,ISO/IEC 20830 汉信码ISO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GS1 Digital Link参与专家,对应ISO/IEC国际标准起草组成员。
作为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负责制定《商品二维码》《名片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动物射频识别 技术准则》等10多项我国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国家标准,编著《二维码技术与应用》,在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二维码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陌生到家喻户晓,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零售以及各行各业,随之成为了数字名片。如今,二维码发展不断扩大,二维码的优势也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因此宣传和普及二维码,更有利于企业推广和营销产品。本刊记者近期与我国二维码研究专家王毅深度对话,回顾二维码从产生到被广泛应用的过程,同时,深入探讨了2027年全球商品编码迁移的影响以及一维条码如何更快更好地向二维码过渡。
 
记者:商品条码是全球商品通用的商务语言。从对口香糖的首次扫描,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再到宇航员通过条码将物品管理的范围扩大到太空,商品条码应用50年,助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这样的成果,距离商品条码在中国的首次出现,也仅有30多年时间。作为我国二维码研究资深专家,请您谈谈二维码技术如何产生并迅速发展的,我国二维码标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以及二维码科研创新是如何应用落地的。
王毅:二维码,或称二维条码,是指能够在两个方向上承载信息的条码符号。为了解决一维条码信息容量不足等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二维码技术率先在欧美等国诞生。作为一维条码的衍生技术,二维码除了具有一维条码制作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外,还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密度高、能够标识中文和图像等多种信息、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目前,主流的二维码有四一七条码、快速响应矩阵码、汉信码、数据矩阵码等多种二维码码制。
上世纪90年代,二维码技术快速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自动识别技术,在国外的物流、单证管理、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了大规模应用,并诞生了一系列国际行业应用标准。传统二维码应用主要集中在行业应用,用于承载行业专用的编码信息,如美国驾照上普遍应用的PDF417条码承载了驾驶员的个人信息;在电子行业、微电子行业的电路板、芯片上蚀刻的Data- Matrix码承载了该产品的内部编码或产品型号编码,以便在制造过程控制和管理;在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通过在生产的零部件上蚀刻二维码来实现产品追溯和管理等。这些二维码应用制作和识读方一般局限于同一个企业或行业内部,属于封闭应用的范畴,相应的信息处理服务一般由专业的MES系统或ERP系统完成。包括全部软硬件系统在内的二维码应用系统价格昂贵,阻碍了二维码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2000年以来,随着移动通信、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特别是手机的计算、存储能力越来越强,移动商务的热潮逐渐席卷全球,二维码作为一种信息容量大、应用方便的数据载体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维码移动商务应用最早在日本出现,移动商务领域中二维码作为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上网门户和服务凭证等应用发展成熟,形成了手机主读和手机被读两种工作模式,二维码的上述应用早在2010年前后开始进入主流大众生活。2015年前后,以二维码为载体的移动商务开始在欧美呈爆发式的增长。与日韩一样,在各种商品、出版物上附着二维码成为非常流行的时尚,采用二维码作为产品、商品第二标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可以直接获得产品的附加信息,或通过上网访问相关产品、企业网页获取相关信息。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率先在我国引进二维码技术,并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此后,国内一批科技公司和研发单位也相继开始投入二维码技术研究。随着我国市场对二维码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编码中心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并结合我国实际先后将美国的PDF417、日本的QR码码制转化为国家标准,解决了我国二维码技术开发无标准可循的问题。在产业应用方面,编码中心通过联合相关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大力宣传推广二维码技术并建立试点,满足了我国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对二维码技术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推进和带动了我国二维码技术产业的出现和二维码技术应用的起步。新大陆、南开戈德等我国第一批进行二维码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的企业成立并发展起来。
随着国外二维码码制在我国应用的不断扩展,人们发现PDF417、QR等国外码制没有考虑中国汉字编码,因而它们在国内使用时经常会出现中国汉字信息表示效率低等问题;而且我国政府部门、军事、公安等机构或行业对于采用国外码制和技术存有疑虑,希望能够采用中国自己的码制。在技术创新方面,国外企业在二维码码制、设备以及相关商务应用中申请了众多的专利,如何规避相关知识风险,成为摆在我国二维码企业和应用方面前的问题。
2003年至2005年间,由编码中心牵头研发汉信码码制,吹响了我国二维码技术自主创新的号角。汉信码是我国第一个制定了国家标准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汉信码在汉字信息表示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数字和字符、二进制数据等信息的编码效率、符号信息密度与容量、识读速度、抗污损能力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7年,GB/T 21049-2007《汉信码》国家标准正式发布(编者注:GB/T 21049-2022《汉信码》已发布)。与此同时,由中国人研发的矽感码(CM、GM码)、龙贝码等其他二维码码制也逐步发展起来,已在部分行业得到应用。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汉信码等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壮大,我国二维码技术的行业应用逐步发展起来,如二维码在火车票、汽车维修养护单等应用,汉信码在税务发票、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应用等,二维码技术的优势逐步为广大行业用户所知。但如前所述,这些应用大部分为封闭的行业应用,二维码主要用于结构化信息的数据载体,通过专用的二维码设备进行识读打印,相关的编码标识一般由行业或企业进行管理维护。
我国二维码移动商务的应用探索于本世纪初开始起步,并在2006年~2007年我国3G网络时代,掀起了第一轮二维码移动商务应用热潮。由于当时手机平台的不统一、智能化程度不高、网络带宽低、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等问题,当时二维码在移动商务应用取得的进展有限。
2008年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出现,这一年一般被视为是移动商务、移动服务领域的发展元年。随着iPhone、Android等智能手机软硬件平台和4G网络的发展成熟,困扰条码手机应用多年的软硬件平台不统一、网络环境受限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在2012年,二维码作为手机上网入口的概念被广泛接受,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开始在二维码上投入巨额资源进行研发和推广。以微信支持二维码扫码添加联系人为标志,基于二维码的移动支付、广告、共享单车等二维码开放应用逐渐进入大众生活,二维码移动商务应用走出了市场培育期,开始发展成熟起来并得到广泛应用。
 
记者:数字化盛行的今天,二维码成为我们日常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预计到2023年底,浙江80%在产的食品生产企业的全部产品种类包装上实体赋二维码。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发起了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Global Migration to 2D),以引领全球在零售端将一维条码过渡到二维码,推进零售条码系统升级,从而开启新的商业消费者机会,促进数字转型,推动经济全球化。请您谈谈二维码对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王毅: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推进的全球标准化商品二维码不仅仅是商品的更细颗粒度标识工具,更重要的是链接线上和线下,打通制造商和消费者全链条的移动信息服务的入口和平台,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标准化。众所周知,商品条码技术的成熟、标准化和国际化应用,催生了超市卖场等传统商贸形态的出现和成熟,而物流商贸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细颗粒度的商品、用户、业务数据的数字化和信息汇集分析,而这一切,都需要解决商品信息的获取问题,即需要通过扫码,将纷繁复杂的物流、信息流与物品本身的管理建立对应关系,商品二维码与GS1 Digital Link技术和标准化是实现零售商贸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抓手和先决条件。
 
记者:2023年度GS1全球论坛暨50周年庆典上,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发表全英文联合演讲,向全球展示了浙江在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请您谈谈二维码迁移项目目前取得的成果以及接下来如何推进。
王毅: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是国际编码组织2020年发起,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全程推动参与,旨在推动全球性物品编码领域技术、应用与标准体系全面升级的一项全球性的战略性工作。该项工作与编码中心多年来持续开展的商品二维码技术研发与标准化工作息息相关。
2012年后,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商品上印制的二维码,进行商品营销、获取产品附加信息、产品追溯与防伪等功能的二维码应用率先在我国形成规模。但是由于缺乏国家标准的支撑,商品上的二维码应用中出现印制多个二维码、编码标识自定义、服务碎片化、印制精度和符号大小不符合应用要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二维码技术在商品上的大规模推广,阻碍了我国商品条码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国际商品信息的互联互通,制定商品二维码标准刻不容缓。
编码中心为解决这一问题,于2013年提出《商品条码 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立项申请。2017年7月12日,GB/T 33993-2017《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由编码中心牵头,联合阿里巴巴、京东、百度、苏宁、一号店、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以及邻家网络、三网科技、新大陆自动识别、神州数码等众多的二维码信息服务商和二维码技术提供商等单位共同制定,在原有GS1系统标准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于编码和基于网址的商品二维码标准数据结构,能完全兼容现有商品条码的全部信息,将原有功能单一的商品条码标识提升为支持多重在线服务绑定,兼容线下和各类线上应用的商品二维码标识,为解决商品的二维码全球唯一标识问题奠定了基础。
2017年底,在编码中心商品二维码标准发布和重要应用的推动下,GS1总部设立了GS1 Digital Link(Web URI)项目,旨在推出全球统一适用于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的编码标识标准。该标准在总部和各国编码组织的积极参与推动下,于2018年8月发布第一版标准,截至目前版本是1.3版(GS1 Digital Link Standard: URI Syntax)。该标准规范了全球商品、物流单元、资产、参与方与位置等众多标识对象的GS1编码采用URI进行信息承载与交换的语法,是全球二维码迁移项目的支撑性标准。
目前,二维码迁移项目受到全球大中型制造商、零售商和物流企业等GS1系统用户,以及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提供商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总部和各国编码组织的推动下,在应用领域,以我国浙江省大规模应用商品二维码为代表的多个大型应用试点项目在全球开花结果。在技术领域,GS1组织正在和一些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的AIM组织合作,开展大规模POS对二维码支持状况的市场调研和技术产品升级工作。GS1总部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二维码迁移的免费开源工具,编码中心也推出了商品二维码服务平台。在标准方面,2022年,GS1已经在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的对口标准化分委会——ISO/IEC JTC1 SC31提出了基于GS1 Digital Link的ISO/IEC 国际标准立项申请并顺利通过,目前该国际标准在GS1组织以及中国、美国、比利时、日本等众多国际专家推动下,即将完成WD阶段的制定工作。
二维码迁移项目,迁移的并不是GS1系统的编码,更不是要完全替代一维条码,而是GS1组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将原有的主要用于线下场景的一维条码和单一GS1编码数据结构,升级为可以兼容线上和线下应用场景、支持多个GS1编码、结构更灵活的二维码、URI存储和数据交换结构。因此,二维码迁移项目更像一次GS1系统的整体升级和换代,从而使得GS1系统能够在服务全球物流商贸系统50年的基础上,在数字化新时代,继续推动和带动全球商贸物流系统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造福各行各业和广大民众。
二维码迁移项目下一步的推动工作需要我们全社会和全产业链各方的合力推进,特别是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引领下,重点关注在重要试点工作中暴露出的技术和应用问题,适时总结提炼新的标准化成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广泛合作,将标准化的二维码在食品、化妆品乃至农资等重点行业领域试点的应用优势展示给行业组织和广大用户,从而早日形成技术应用标准的滚动式发展。
 
记者:目前,一维条码仍然可以支撑复杂的现代全球业务,简化繁琐的供应链流程,使得全球各行业的数据都能迅速、高效、安全地传递,但随着消费者与监管方对更多更好的产品信息需求的增加,需要将条码提升到新的水平。二维码在零售业的初步实施已有一段时间,您认为一维条码到二维码如何更加有效地过渡。
王毅:如前所述,一维条码和二维码并存应该是现在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普遍现象,而且对于商品来说,GB 12904-2008《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是目前《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规定的商品标识必要因素。然而,商品二维码与GS1 Digital Link对于广大制造商和零售商来说,是一次采用新技术和新标准更好触达消费者、更换新赛道的历史性机遇。商品二维码赋予了商品不仅仅是更细颗粒度的标识,更重要的是它为商品打开了一扇通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种应用服务蓝海的大门,无论是零售商关注的临期管理、消费者客户管理、后续保修服务,还是制造商关注的重复购买、用户画像以及产品大数据分析,商品二维码都能够满足其需求。
因此,对于我国广大GS1系统用户,商品条码的升级版——商品二维码的采用应尽快提升到议事议程中。首先从企业的初步需求,如促销或追溯需求出发,将商品二维码印在商品上,只有前期开始应用,才能逐步培养自身客户的扫码习惯,培育用户忠诚度;之后,逐步在商品二维码中绑定诸如返券、打折、企业商城等应用的更多样化、更深层次的服务,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方案调整完善,逐步探索适用于自身企业特点和用户群体的特色商品二维码服务模式,从而顺利完成从一维到二维的应用过渡。
 
记者:如何让企业最大程度地接受二维码,以及利用二维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王毅:应该说,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对二维码技术有了许多了解,挑战是如何让企业了解商品二维码与GS1 Digital Link,即标准化的二维码商品应用方案。目前在推进企业接受GS1 Digital Link方面有许多复杂细致的工作要做。首先,是需要加强宣传推广,让标准和技术广为人知;其次,要加强试点推动工作,通过地域性和行业性应用试点,让标准化的二维码商品应用方案惠及试点企业和行业,形成口碑效应;最后,要广泛开展行业协作,与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根据行业企业特点制定适用的二维码技术与服务方案,协同推进标准应用,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赵怡依  高明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3年第4期总第176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