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行业应用  正文

浅析商品质量监管数据平台建设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29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刘林志

商品质量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种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人民群众对商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商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控制,维护国家和消费者正当利益不受损害,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各级政府部门对当地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目前,产品质量监管主要有质量认证、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等方式。在商品质量监管过程中因为商品种类繁多、法规及标准不完善、沟通协调机制不顺畅等原因,存在监管对象不明确、监管措施简单以及监管滞后等问题。建立以商品条码为核心的商品质量监管平台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提升商品质量监管效率,优化产品质量监管效果。
商品条码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重要标识,通过商品条码能够准确和有效地采集、处理、传递商品信息,商品条码的广泛应用对促进和推动商业经营活动,提高商业服务和管理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企业通过使用商品条码可以扩大销售范围,顺畅销售链路,从而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消费者可以使用商品条码查询、购买所需商品,使消费更明白、过程更便捷;监管部门通过使用商品条码,可以使监管对象更明确,监管过程更高效。
 
平台建立方式
以商品条码为核心而建立的商品质量监管平台,汇聚商品信息、企业信息,以及来自监督抽查、执法检查、消费者投诉、舆论跟踪等多种渠道和形式的商品质量安全风险数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如图1所示。平台有效整合各类业务数据信息,依据商品质量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要求,建立风险预判预警机制,对风险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市场主体的质量状况进行精准追踪,形成质量安全风险分布情况或某个行业、商品的质量安全形势分析,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从中找出可能的风险点,为开展分级分类监管提供依据。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出风险预警,以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减小并消除风险,从而避免出现系统性、规模性的质量安全事件。
图1  质量监督数据平台结构
 
平台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
商品质量智慧监管应用
根据商品质量监管要求,以数据中心为依托,建立信息查询、智慧抽检、风险分析预警、分布地图、处置管理等功能应用,通过地图展示,直观准确地定位到各个商品质量监督对象,实时查看各地区的企业分布情况、风险等级和企业相关信息。建设监管数据驾驶舱,实现对企业分级、分类、分色监管的直观展示,通过驾驶舱可直观地对系统中商品抽检情况、企业分类情况、企业风险情况以及日常监管情况进行统计和展示,最终达到一图知全貌、一图知风险、一图知重点。
商品质量监管数据中心
商品质量监管数据中心将以全国商品条码数据库(含商品通报数据、源数据采集数据、进口商品数据)为核心,汇聚商品质量相关信息,形成商品数据库、企业数据库、执法数据库、认证数据库、抽查数据库、舆情数据库以及其他影响商品质量的相关数据,根据规则对汇聚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以商品条码为关键字,建立数据关联,形成数据链条,形成商品质量监管核心数据,如图2所示。
图2  商品数据库类型
 
商品质量监管数据采集
为保证商品质量监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数据质量,需要建立数据采集机制,以商品生产企业为主、销售企业为辅,采集商品本身及商品流通数据,不断对商品数据库内容进行更新维护,满足实时、动态监管需要,如图3所示。
图3  商品质量数据结构示意图
 
监管终端
设计研发智能化监管终端设备和软件,根据商品条码识别出各类商品基本信息(如:商品名称、执行标准、特征指标、风险等级等),自动匹配生产企业基本信息,如:企业名称、规模、地址、信用、综合分类和对应监管措施等;自动显示质量监管信息,如:认证信息、商品检验报告、生产企业历史监管情况等,并且自动判断风险、发出预警及时给出处置建议等。此外,能将现场监管处置工作中记录的各类信息自动上传并通过系统报送相关方,在市、县(区)、街道三级实现横向推送、纵向分派的流转模式,合理调配处置任务和要求,适时反映处置状态,形成监督抽查、结果处理、执法办案等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同步展开、同步闭环,实现行政效能和监管能力有效提升。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都办事处  刘林志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2年第6期总第172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