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行业应用  正文

有重点引导企业维护商品信息数据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1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西安分中心 鲁晓妮

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及全国47个分支机构统一维护下,安全、稳定、快速地运行与发展,现已拥有超过25万家系统成员的4337万多条商品信息,并以每天3万条数据的速度快速增长,覆盖了食品饮料、日用百货、家具建材、医疗卫生、文教用品等数百个行业领域,广泛应用于零售消费、物品流通、资源计划、电子采购和品类管理等领域,为商品的制造商、零售商、批发商以及咨询机构提供了优质的信息服务。
    为了提高GS1数据池在中国的数据录入率及准确性,编码中心建立科学的政府监管手段,于2010年先后同北京药监局、甘肃工商等政府部门开展数据专项采集工作。编码中心各分支机构通过对药监执法检查、工商数据备案、市场调查机构、淘宝、我查查等单位向服务平台反馈的缺失产品信息组织指导企业补录的形式,全面提高产品数据的录入质量。编码中心西安分中心(以下简称西安分中心)以服务为基础,以满足企业和消费者、供应链之间的需求为目的,按照编码中心的统一要求,大力开展产品信息数据的采集与维护工作。
 

提高产品数据通报数量,保证使用商品条码产品信息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索引能够快速地查找到产品的详细信息
    西安分中心通过服务平台的监测统计数据对未通报产品数据的企业一一进行电话回访,了解企业未通报产品数据的原因,介绍信息平台的好处和优越性。对于不会录入产品信息的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通过电话、QQ截图等方式指导企业对产品信息录入流程进行熟悉直至熟练操作。截至目前,西安分中心共督促企业录产品信息350多家,拨打电话达2000多人次,其中有140多家未录入产品信息的企业经西安分中心工作人员的督促和帮助后对自己企业的平台进行了数据维护,收获率达40%,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能被广大的数据使用者扫描查询到。

提升产品数据质量,真实、准确、及时地将产品数据分享给消费者等需求者
    在商品极其丰富的今天,各种流通渠道蕴含着大量的商品信息,服务平台以其自身及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手机查询软件等多种形式开放商品基础信息,有效地帮助消费者获取生产企业和供货商的最准确产品信息。西安分中心通过对系统成员通报的产品数据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联系企业,修改问题数据,以保证产品数据的质量,避免不准确的产品信息出现。

创新服务模式,配合编码中心提升政府监管效能
    对于编码中心每年的专项数据采集工作任务部署,西安分中心都会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企业专项数据采集工作实时跟踪服务。第一时间联系企业的数据负责人员,帮助企业采集相关数据,并及时通报到相应的专项平台,实时观察平台上的监测统计数据,帮助企业解决通报时出现的疑难问题。有必要的情况下,对企业的专职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免费专项培训。遇到特殊情况,西安分中心的工作人员会亲自到企业了解实际情况,帮助企业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对于通过药监执法检查、工商数据备案、淘宝、我查查等单位反馈的系统成员企业未通报的产品信息形成缺失数据,西安分中心的数据平台专职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类划分,将有缺失数据的企业分配给具体的工作人员,全员出动,责任到人,直击缺失数据,逐一打电话进行落实。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处理缺失数据企业734家,共处理缺失数据11435条,拨打电话在5000多人次以上,目前西安分中心已将所有下发的缺失数据全部处理完毕。对于处理缺失数据录入不积极的企业,西安分中心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打电话,并给企业讲解录入产品数据以及处理缺失数据会给企业所带来的好处,督促企业处理缺失数据。

定期进行常规专题培训,针对有问题的企业进行一对一重点培训和实物演练操作培训
    西安分中心定期对辖区内系统成员进行商品条码知识、产品数据录入操作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相关商品条码内容进行免费集中培训。对于培训后仍然不会操作的企业,西安分中心工作人员会安排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并专门指导,直至企业工作人员学会为止,帮助企业将所有已上市销售产品和即将上市的产品信息在服务平台上逐一添加。
    西安分中心通过积极开展专项数据采集、缺失产品数据查漏补缺以及新数据添加等工作,提高了企业填报数据的主动性,提升了企业填报的数据质量,推动了服务平台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了西安地区商品条码的应用。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5第5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