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行业应用  正文

构建标准化国家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平台

北京交通大学 杨建亮 张铎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6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赋予了供应链快速重构的能力,使供应链的结构呈现动态化特点,以适应电子商务条件下的3C环境,即持续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Competition)、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Change)和千差万别的顾客需求(Customer)。

供应链协同现状不乐观
     与传统的供应链相比,供应链协同不再孤立地看待某一个企业。供应链协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某种战略目的,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联合体。供应链协同将供应链中各企业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合作关系,要求供应链各个节点的成员在协同与共赢的要求下,相互支持、配合,实现供应链价值的最大化。各个企业通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一个以相互信任、信息的自由交流以及知识创新的共享为基础的完善整体。供应链协同关系的形成不仅可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协助合作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优化库存管理,实现真正的“共赢”。
     在供应链协同实践中,已经不再局限于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而是所有参与的节点企业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以变化莫测的客户需求的适应能力为导向,以动态联盟的快速重构为基本着眼点,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短期内的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协同开发和生产,把产品迅速推向市场。
     尽管供应链协同已引起各企业的高度重视,但大部分停留在局部区域的信息共享,行业间各信息系统之间未形成信息分类、名称、基础等系列统一标准,各数据库架构标准也不尽相同,致使非相邻节点间的信息沟通难以进行,信息共享无从实现,造成供应链整体协调性差,不能适应市场复杂、动态化要求。
     加紧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协同服务体系,开发以信息枢纽为中心的供应链协同基础服务系统,统一基础信息、接口、业务流程标准,为企业间的信息交换提供公共基准,为供应链节点各方提供服务、为提升我国企业综合竞争力创造条件。

构建标准化的国家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平台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就是为了实现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供应链协同,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结合我国供应链企业及供应链协同需求特点,针对不同对象和服务性质实现“多对多”的新型协同电子商务模式及管理机制,研究企业、产品信息采集、处理与发布技术、提供在线环境下基础信息的监测服务,制定供应链协同企业、产品信息标准规范,制定规范化供应链协同流程以及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构建可信的供应链协同基础信息系统。
     “国家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系统构建,一定要以标准化为基础,将公共基础信息服务与个性化业务协同服务系统隔离,又有机结合,保证公共的基础信息规范化、有序化,从而构建信息资源基础,为企业供应链的实时构建提供具有公信力的、可货比万家的基础信息;同时,通过业务系统层面个性化的协同服务,满足不同需求企业间的业务协同。
 标准化是平台有效集成资源、开展服务的重要基础,离开了标准化工作,平台建设将无法有效开展。根据平台的设计、实施、运行及维护的需要,将平台标准化框架内容分为了两个方面:一是对平台的基础信息提供支撑的标准化文件,他们主要是保证信息的规范与统一,减少信息冗余和重复性。二是对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流程的协同提供支撑的标准化文件,主要为了规范供应链过程中的业务规范,对提高供应链协同水平和效率提供保证,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基础信息支撑的标准化文件有:企业基础信息规范与管理办法、产品基础信息规范及管理办法、产品分类标准等;协同流程支撑的标准化文件有:供应链协同流程规范及管理办法、供应链协同运行模式及管理办法、公共服务平台的统一接口规范。
     平台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方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先进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可扩展性、标准性和开放性、高可用性和可靠性、易操作性、易于维护和扩充。

国家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平台基本构架
     平台由中央/基础平台和区域/行业平台两层构成,如图2所示。


    (1)中央/基础平台。中央/基础平台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维护及运行,是国家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的聚集中心,是实现区域性/行业平台互联互通的信息枢纽,可以提供业务地址管理服务,负责区域性/行业性平台的数据镜像、备份与监测,根据区域/行业平台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批、决策,并返回处理结果,同时存储相关信息。
    (2)区域/行业平台。区域/行业平台由地方或行业的第三方机构建设、维护及运行,负责本区域/行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协同的管理与查验服务;采集、处理本区域/行业的供应链相关业务信息,并与中央/基础平台互联,形成全国性信息互通与共享的信息资源聚集网络系统。
     平台总体业务架构的设计,是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应用、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和电子商务与供应链协同的实现方法,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对整个供应链参与方的物流和信息流进行计划、协调与控制。总体业务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总体业务架构示意图


     平台总体技术架构包括应用支撑平台、数据服务平台、综合展示平台和运营监管平台等4部分。设计系统技术架构时,要充分考虑到中央/基础平台与区域/行业平台、以及企业供应链平台对接后系统承载的数据量与并发请求等技术指标。
     平台体系架构遵循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模型,在此架构下,所有业务系统间交互的功能都应该定义为独立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带有定义明确的可调用的接口,可以以定义好的顺序调用这些服务来形成业务流程。基于EAI/EIP国家/基础平台的信息系统建设应主要划分为四个层次,包括数据层,应用功能层,服务层、接入层和用户界面层。平台逻辑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平台逻辑结构图

 


 平台中的中央/基础平台功能与所提供的服务如图5所示。


 平台中的中央/基础平台页面如图6所示。


    平台的研发,是从供应链协同的角度出发,旨在通过对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技术的研究,创新电子商务应用开发及应用。国际企业间在供应链协同时的信息交换模式已开始由链式模式趋向建立信息交换枢纽的模式转变。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供应链发展中标准不统一、整体协调性差、服务效率低下、诚信问题严重等实际情况,以供应链协同基础信息规范管理技术及平台开发为研究重点,规范供应链企业、产品的基础信息,以及供应链协同信息,重点研究开发供应链协同中央/基础平台的基础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构建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平台,为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的有效开展提供基础支持,进而达到提高企业间的协同水平,提升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强化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与技术集成创新,提高全程服务能力。
(本论文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3BAH11F04”的资助)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5年第6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