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行业应用  正文

GS1标识技术更适于农产品追溯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6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苏航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已不仅仅涉及到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了更好地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各国政府纷纷成立了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要求从农场到餐桌的每个环节共同承担起责任,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现状

世界各国现有的质量追溯机制及技术手段,有以下几个特点:政府在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建立中都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国外发达国家在开展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时,通常使用GS1标识体系(见图1)作为追溯的主要技术手段;在实施可追溯系统中,国外与我国消费者都表现出了可支付意愿。

图1   GS1编码体系

目前我国各地纷纷出台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但由于不同主管部门、不同追溯体系、不同供应链环节中针对农产品主体企业及追溯单元没有统一的编码体系,导致现有追溯系统难以实现全环节、全地区、全产品的覆盖,全国难以实现统一监管,公众也不能实现全供应链一体化追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跨国追溯已成为越来越强烈的诉求,如何评价、保障农产品追溯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成为研究热点。
 
农产品追溯单元编码技术分析

 随着物联网及智能移动扫描技术的发展,现在国际上比较常用的两套标识技术体系均可以实现对于客体的全球无歧义、唯一标识:GS1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以及OID对象标识符。
 本文针对农产品追溯分析二者的优劣。

GS1编码标识技术简介

GS1(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其编码及标识标准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应用40年。GS1标识系统为在供应链上进行交换的物理实体、参与方和服务关系提供了全球唯一的和准确的标识系统。不论是零售单元还是物流单元、小包装还是大包装,不论是商品种类、批次,还是单个商品都有相应的编码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对所有物品在生产、储运、销售等环节内的全供应链中的全球统一编码。

GS1追溯方案如图2所示,追溯的四大要素有标识、数据采集、数据关联和分享四部分,而GS1系统中满足这4个需求的解决手段分别是GS1标识代码(编码体系)、GS1数据载体、ERP系统或EPCIS事件和GS1 EDI标准或EPCIS查询。

图2   GS1标准与食品追溯

目前,基于商品条码的追溯技术已在世界60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到加工食品、水产品、肉类产品、饮料、酒类、水果和蔬菜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的主要国家相关食品部门都颁布了基于“商品条码+批号”的食品追溯编码技术规范与应用指南,在各国食品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我国,农业部以GS1编码体系中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及相关应用标识符(AI)为基础,制定了NY/T 1431 2007《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NY/T 1761 2009《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以及畜肉、水果、茶叶、谷物四大类产品操作规程等行业标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术语与定义、体系实施、信息管理、体系运行自查和质量安全问题处置等重点内容进行了规范引导。

OID编码技术简介
 OID(Object IDentifier)最早是ITU-T提出来的,是对“通信和信息处理中的可标识、可注册的任何事物”的标识,是网络通信环境中多标识对象唯一身份的标识符,可广泛地标识某个组织、通信协议、标准中的某个模块、密码算法、数字证书以及文档格式等等。

顶级OID有3个,分别是0(ITU),1(ISO),2(ITU-T与ISO的联合体),这三个顶级OID不能扩展。0(ITU)和1(ISO)顶级OID下最多可以有40个相对OID。2(ITU-T与ISO的联合体)下面没有规定相对OID的数量,第三级OID最大数值可为“16000000”。

OID 结构和目前互联网上的域名结构类似,是一种树状结构,不同层次之间用“.”分隔,OID 名称包括数字和字母数字两种形式:数字名称的值是一个大于0 小于1600 0000的正整数;字母数字名称形式的值是一个不少于1个字符并且不大于100个字符的可变长度字符串,同时该值在注册机构范围内是唯一的,字符串中的字母数字字符符合GB/T 198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中的规定(见图3)。

图3   OID编码体系

OID具有3 种表示形式:
 ——ASN.1 notation  文字表示  {iso(1) member-body(2) cn(156)}
 ——dot notation  数字点表示  1.2.156
 ——IRI notation oid:/ISO/Member-Body/156

编码技术对比

GS1与OID两种标识技术中编码对象、编码方式、数据结构、应用领域、注册主体、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见表1)。


 编码对象

GS1标识系统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的“身份证”和“通行证””,主要是为供应链上零售商品、货运包装箱、资产、参与方等实体对象进行全球唯一的和准确的标识。

OID标识系统作为“网络世界中对象的身份证”,主要是对通信和信息处理中通信协议、标准模块、密码算法、数字证书以及文档格式等虚拟对象进行全球唯一标识。

编码方式

GS1编码体系通过国际标准、技术文档等方式,实现了包括全球项目代码(GTIN)、全球位置码(GLN)、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全球可回收资产代码(GRAI)、全球单个资产代码(GIAI)、全球服务关系代码(GSRN)、全球文件类型代码(GDTI)、全球海运标识代码(GSIN)、全球货运标识代码(GINC)在内的全球统一编码规则。全世界无论哪个注册企业对于以上编码对象进行编码,均可以保证全球唯一、且数据格式统一。比如,全世界任何一家制造企业的零售商品均采用GTIN-13结构,如:6971234567895。

OID各注册主体独立编码,编码规则不定,其所分配的编码可保证全球唯一性,同时编码机制具有分层灵活、可扩展等特点。然而编码规则可由分配者根据自身需要灵活掌控,会造成不同领域、不同应用之间、甚至相同领域的不同企业之间编码不同,难以统一。

数据结构

GS1编码常用的数据结构分为定长编码(见表2)与不定长编码两种(见表3),其中不定长代码的最大长度为定值。

OID 编码采用的树状结构,分层灵活、层数无限制,因此OID编码结构整体为一种不定长结构。

应用领域

GS1编码体系通过跨国家、行业和领域的统一编码规则,克服了厂商、组织使用自身的编码系统或部分特殊编码系统的局限性,适用于任何行业和贸易部门,可提供全链条管理、追溯及信息交互,因此广泛应用于生产及供应链管理,以及商业结算。

与其它标识技术相比,OID具有自主可控、分层灵活、可扩展性强等技术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信息安全、电子医疗、网络管理、自动识别、传感网络等计算机、通信及信息处理相关领域。

注册主体

GS1注册主体多为生产及经营企业。目前GS1标准覆盖零售、制造、物流、快消品、医疗保健、建材、服装、图书音像、产品流通、追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23个行业,250万家企业使用。在我国已应用于10多万家企业、近千万种商品,使用商品条码的快速消费品达90%以上,利用条码技术进行零售结算的商店达上百万家。

OID注册主体多为行业主管部门、信息技术公司,主要分布在RFID、3GPP、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生物识别等领域。目前我国OID注册中心为100多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分配了顶级OID标识符,用于对密码标准、加密算法、电子证书、模块、密钥管理库等内容进行管理。

农产品追溯单元编码技术方案

在农产品质量监管中,农产品不仅是一种市场上供销售的商品,也是质量追溯对象。其追溯环节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其质量监管也涉及到农业、食品药品、卫生、商务等多个部门。

基于农产品多环节、跨部门的特点,以及两种标识技术对比研究,GS1编码体系更适合于农产品追溯单元编码方案。


 编码对象

农产品追溯单元为即将进入流通领域的预包装农产品。
农产品追溯单元由产生该预包装农产品追溯单元的生产加工企业或者经营企业对其进行编码和标识。
农产品追溯参与方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及其供货方等。
农产品追溯位置包括农产品追溯单元交货地、农产品追溯单元供货地块等。

编码结构
根据GS1食品追溯技术体系及农产品追溯特点要求,建议预包装农产品代码结构分为基础项和扩展项两部分。
预包装农产品代码结构基础项
预包装农产品代码结构基础项见图4,说明见表4。

预包装农产品代码结构扩展项

GS1全球统一编码标识体系中可以根据追溯要求,通过应用标识符(AI)标识附加信息,如有效期、批号及净重等,见表5。


 农产品追溯单元代码示例

如2015年8月1日,某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厂商识别码:697123456)采用由某农产品供货商(GLN:6971234560018)提供的初级农产品,生产了15千克预包装农产品(GTIN-14:96971234567898),该预包装农产品在追溯系统中的唯一编码如表6所示。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6年第1期总第131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