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行业应用  正文

基于BS架构的 商品条码缺失数据信息化处理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5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赵振婷

根据《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GS1系统成员应当按照有关国家标准编制商品条码并向所在地通报编码信息。及时通报产品信息也有助于企业享受编码信息实时管理和维护、各大平台手机扫描展示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服务。因此,缺失数据产品补录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官方平台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微信、淘宝、支付宝、我查查等渠道的查询统计,当社会大众通过上述渠道查询这些商品条码而未获得任何结果时,服务平台就会生成缺失产品记录。缺失产品记录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信息补录”,或进行“被冒用”“已下市”标记,处理结果将通过服务平台进行展示,并反馈到第三方应用。目前,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分中心)共有系统成员超过2万家,数据采集总量超过了1500万条,其中缺失数据有65万条,数据采集完成率达到90%。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指导企业进行缺失商品数据补录,提高数据采集完成率,同时也为了完善上海分中心的编码基础业务信息库,上海分中心设计并开发了商品条码缺失数据信息化处理系统。
 
系统简介和架构
利用商品条码缺失数据信息化处理功能,可以筛选出满足工作人员检索条件的缺失数据企业,便于工作人员差异化处理和联系。工作人员也可以将与企业联系的时间和沟通情况写回系统的数据库中。目的是期望工作人员在相同工作量的情况下,能最大地提高缺失商品数据信息补录数量和数据采集完成率,使工作效果得到最好的提升。系统采用BS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BS架构具有易用性、易升级和安全性等优点。工作人员仅需在前端浏览器操作即可访问服务器,服务器在后端执行相应任务,服务器执行任务过程中会调用数据库。
 
主要系统功能
整个系统完成了缺失商品数据信息存储,缺失商品企业按条件检索及导出,与缺失商品企业联系时间及联系内容的回写等功能。
缺失商品数据信息存储功能:数据库中存储了全部缺失商品数据企业的信息,包括每家企业的未处理产品数量、数据通报率和码龄信息等。这些信息是从服务平台下载的缺失数据企业表、缺失产品详细表和企业数据通报统计表中得到的。下载这三张表后,使用系统的导入功能,将三张表存储的信息同步到商品信息数据库中。存储这些信息主要用于对缺失商品企业的检索和导出。通过这个功能,完善了编码基础业务信息数据库中的缺失商品数据信息和企业数据通报信息。
缺失商品数据企业按条件检索及导出功能:工作人员在浏览器端可以按条件检索缺失数据企业信息。检索条件包括是否已与企业联系、未处理数量、码龄、数据通报率、数据采集完成率和行政区划。服务器通过对数据库的检索,完成上述功能。对于满足检索条件的企业,系统也会按需求对它们进行排序后给出最后检索结果。工作人员可以在浏览器中查看满足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将检索结果导出到表格中。此功能能够满足工作人员对不同缺失数据企业差异化处理的工作需要,检索特定条件的缺失数据企业以便与之联系,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灵活度和可操作度。
与缺失商品企业联系信息的回写功能:工作人员与缺失数据企业联系后,可以将与企业联系时间和信息写入系统以方便记录和查找。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浏览器中操作。在检索出缺失数据企业后,可以单个或批量地对企业进行联系信息的标识,标识后会直接记录到系统的数据库中。第二种方式是将企业信息导出到表格后在表格内相应栏目中标记,最后再从浏览器将表格导入,通过服务器将联系信息导回到数据库。这个功能使工作人员能够随时查看、跟进和修改与企业的联系状况。
 
应用效果
目前,商品条码缺失数据信息化处理功能已经上线并投入使用。在以前,工作人员只能根据服务平台下载的缺失数据企业表,逐个与其联系,不能得到企业除了联系方式和与缺失数据相关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系统功能上线后,工作人员可根据码龄、企业数据通报率和数据采集完成率等多种信息筛选出缺失数据企业,支持工作人员灵活自主地、按计划和策略分批地对缺失数据企业进行处理和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赵振婷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2年第3期总第169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