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会展资讯  正文

为智慧产业导航 让生活更智能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3日 来源:高交会2015CHINA智慧城市专馆

查一下手机,就可以知道下一班公交车要等几分钟;在书店、餐馆、车站,随时接入wifi轻松上网,就能搜寻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工作中想起家中电器没关,按一下办公桌上的键盘就可以搞定;用电子健康档案,随时预约挂号,就可简化就医流程……如今,这样的智能生活场景,在我国很多城市已渐成现实。

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不再只是偏重于土木楼宇、基础通信网络等硬件方面的投资,而是顺应政府“为民、便民”的智慧城市发展指导思想,重点放在体现城市服务功能的各种智慧应用上,如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特别提出要“顺应新理念新趋势”,通过“提高智能化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智慧城市的红利将最终指向民生,提升和优化智慧应用水平,让居住在城市里的民众切实感受到信息时代的便利。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变化,打造智能生活生态圈、推动智慧应用发展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涉及顶层设计、总体集成、硬件支撑、网络支撑、平台建设、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运维、服务运营等多个层面。各地政府、企业要适应时代需求和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与生态系统中的各环节通力合作,调动和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借鉴国际、国内领先的建设理念、优越的解决方案以及成熟的应用成果。今年11月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十七届高交会上,特别设置智慧城市专馆(6号馆),将产业各环节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从建设成果到解决方案到具体应用进行全面的展示,智慧城市上、下游产业链间能够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和现场体验,帮助更多城市管理者寻找到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并为企业直面用户需求、创新技术方案提供有益参考。

为了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更加智能的生活方式,智慧城市专馆承办方IDG国际数据集团特别开设了十个各具特色的主题专区,内容涵盖城市规划设计、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智能家居作为展会最重要的专区之一,将全面展示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传感等产品方案。让每个百姓家庭实现智能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而智能家居能够为家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信息的交流畅通,从而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宾还可在特别设立的智能居室体验区,现场体验这些智能技术带来的便捷与魅力,感受智慧生活。

利用新能源技术建设绿色、低碳、智能的城市,已在全社会达成共识。本届展会积极探索新能源利用之路,其中零排放新能源汽车大有可为。我国汽车需求量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汽车尾气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推广新能源汽车将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打下坚实基础。在智慧城市专题馆,将全面展示基于纯电驱动框架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相信拥有时尚动感外型、炫酷科技内置的“未来之车”一定会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更快地走进人们生活中。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应用还包括智能医疗、金融服务、智能交通、智慧教育等,IDG将邀请这些领域的顶尖企业,在不同专区展示广泛应用于各城市智慧建设中的诸多新产品、新成果,如“边诊疗边付费”的市民卡、可显示近期就医情况全过程的健康管理方案、有社交功能的移动支付电子钱包以及语音交互智能导航系统……这些具有创新潜力的民生服务的普及和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另外,全方位同期配套活动,更是令智慧城市专馆成为第十七届高交会最炙手可热的一个主体板块。“2015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演讲内容上紧扣智能社会 点亮生活这一展会主题,观众有机会与国内外的行业精英巅峰对话,分享全球智慧城市领域的重大战略机遇;“标杆企业、领军城市、创新方案评选活动” 将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新的智能城市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及取得的突出成果;IDC的《智慧城市指数(Smart City Index)》发布,将能够为大家提供领先和权威的分析与指导,推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业界领袖高层见面会”和“项目对接会”更是让产业链各环节面对面接触和深入交流,全面提升沟通效果和合作层次。

 

智慧在展示中升级,共识在论坛中增进,力量在互动中凝聚。高交会2015中国智慧城市专题馆,我们的共同的期待!了解更多第十七届高交会智慧城市专题馆的信息,请关注智慧城市官网http://www.smartcitycn.net/和官方微博(“高交会中国智慧城市专馆”)、官方微信(“高交会中国智慧城市专馆”),欢迎大家参与到我们的微博、微信互动中来。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