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汽修服务  正文

车联网时代来临 中国移动担当大任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3日 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日前,由中国移动发起的“一字千金”中国移动车联网征名活动终于尘埃落定,前三甲凭借高质量、极具创意的名字赢得了网友的最高投票,并成为超级大奖的获得者。其中,最终胜出的名称不乏新潮和内涵,不论是从字面意思还是深度内涵上都值得研究。如,第一名“AIHO(爱互)”,其解释为爱就像互联网一样,可以辐射到世界各个角落,爱也是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让车联网,把每个车主联系起来,形成大爱。这样的名字,不仅符合中国移动的个性和品德,而且将中国移动车联网的初衷诠释得淋漓尽致。而4G车机名“乐途”和OBD盒子名“蓝盾”也都契合用户行车中的心理需求及安全环保的大概念。与此同时,第二名的品牌名“任我行”、4G车机名“随易行”、 OBD盒子名“宜行宝”,第三名的品牌名“智芯”、4G车机名“智联”、OBD盒子名“智脉”也都颇有来头。

  对于此次活动,用一个词总结最为恰当,那就是“双赢”:从中国移动层面来说,不仅借势征名活动提升了自身车联网品牌和产品的关注度与知名度,同时与消费者进行良好的互动与沟通,稳稳的把握用户的内心,为其车联网品牌日后的创新与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另外,从消费者层面来说,既可以亲自为喜欢的车机提供品牌和产品名称创意,又可以将大奖收入囊中,何乐而不为。

  车联网大势所趋,中国移动谋划生态圈

  虽然我国车联网起步较晚,但一方面借势政策东风,另一方面汽车进入大数据时代,车联网产业链上接汽车、车载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下接内容提供商等各个参与者通力合作,使得目前我国车联网市场发展相当可观。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而全球车联网的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可以说,车联网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没有移动网络,车联网将没有灵魂,如同一滩行尸走肉无以支撑,根本没有办法运营和运转。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运营商,也是车联网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为车联网产业链贡献力量义不容辞。但只是简简单单的融入产业链中并不是中国移动的志向所在,中国移动要做的是充分发挥自身的无线通信网络优势,打通整个产业链系统,建立车联网良性生态圈。据了解,中国移动目前正面向车联网的三大产品线进行布局,第一条是针对车厂合作伙伴领域的解决方案,第二条是针对位置安防类的应用,第三条是基于后装市场的个人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

  对于业界来说,中国移动高速进军车联网并不奇怪。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已经与诸多巨头形成深度战略合作,自主研发推4G多功能车机和车载路由诊断设备OBD,在产品的创新性与功能可用性方面都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掌握庞大用户基数,成中国移动制胜法宝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谁拥有最大的用户和粉丝基数,谁就拥有市场的话语权。这个理论恰恰也适用于车联网,中国移动目前覆盖8.1亿中国用户群体,而4G网络的用户已经破亿。再加上中国移动一直占据着先进的网络技术、优越的服务与良好用户体验的先天优势,让这些核心数据逐日、逐月、逐年上升。

  除了用户基数,车联网注重的是用户体验,而用户体验来源于车联网产品的科技与功能,如通信能力、位置服务能力、语音交互能力、数据服务能力、视频融合能力等,要让用户觉得安全、经济、舒适、便捷。中国移动车联网将各个方面的优势集合于一身,在产品上做到了完全的差异化,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体验。

  在未来,车联网的发展模式为“终端+平台+流量+服务”的全新商业模式,这也需要产业链各方的鼎力配合与支持。中国移动车联网定会高瞻远瞩,做出合理的规划与科学性的布局,努力构建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车联网生态圈,推出更多迎合市场需求的智能车载产品,为车主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出行服务。同时,中国移动能否成为最受欢迎的车联网品牌,需要广大用户群体们共同见证。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