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生物识别  正文

支付宝生物识别安全技术首次曝光 数字密码将死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6日 来源:浙江在线

看“脸”的世界真的来了。想象一下,美国大片里由人脸作为密码开启保险库大门的场景已经不再“高精尖”,出门逛超市、逛商场,你也只需要通过刷脸分分钟完成支付的一幕该是多么酷炫。

10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小微金服分享日”上,阿里小微首次披露其正在研发的以生物识别为核心的前沿安全科技。记者从现场看到,此次展示的6项新技术分别为人脸、声纹、掌纹、指纹、笔迹和击键识别。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与现有的数字密码形成补充,甚至在部分场景和环节,其安全性远超数字密码。

下面小记就带大家一起领略一下生物识别技术如何杀死数字密码吧。

“请输入6位有效密码,由数字、字母组合,并区分大小写……”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如今网站注册的密码环节已经越来越让人心累。不过,造福懒人的科技也在迭代更新中。此次分享日中,小微金服正在研究的以生物识别技为主的多项技术如人脸、声纹、掌纹、指纹、笔迹和击键识别正式亮相。

小微金服集团大安全产品技术部资深总监曹恺向记者表示,一个人的互联网账户与此人的身份越来越重叠,并且,这种重叠将逐渐发展为一体化,因此人的生物特征或许会成为更好的标识。他同时表示,所有的技术应用都必须基于用户体验,具体选择哪项技术将会考虑与应用场景的结合。

“传统的人脸识别是基于脸部局部特征的描述而做出判断,这种方式已经out了。”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不同于传统技术,现代技术是直接将大量的人脸数据以裸像素的形式输入到深度神经网络中,通过逐层学习,逐步得到能够区分不同人的视觉特征,并将这种特征以权重的方式记忆在神经元的连接中,以模拟人类大脑在进行人脸识别任务中的工作方式。

声纹识别则根据每个人发音说话时口舌、声道、鼻腔、胸肺的多重配合,使用特定设备采集声音,并将其转化成数字信号,从而成为辨识依据。

掌纹对比,不仅可以比对掌纹主线和褶皱的方向和位置信息,还可以计量掌纹图像的重心、均值、方差等,得到一个特征字典。依靠特定设备采集掌纹,转换成数字信号,瞬间产生庞大数据,可成为辨识依据。

“指纹识别是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项技术比对包括对总体特征,如纹形、三角点、纹数的比对,还包括对局部特征点的比对,比如断点、分叉点、转折点等。长期实践证明,只要比对的13个特征点重合,就可以认为是同一个指纹。“现在已经与华为合作推指纹支付了。”

不同于前四项,笔迹与击键识别是基于后天行为,即我们在日常行为中多次操作所形成的习惯。据悉,新型的笔迹识别已超越静态的笔迹图形比对,而是包含了对动态书写过程的采样与比对,包括笔画书写顺序等,整个书写过程被分拆成大量点序列数据,继而通过特定算法进行可靠概率评估。

击键识别则通过在交易平台部署控件,系统可以采集用户按键持续时间、间隔时间、敲击压力、甚至是握手机姿势等数据。通过数据模型,抽象出用户键盘行为的基本模式,用于身份识别。

生物识别时代将到 便捷与隐私如何平衡?

了解完这些前沿的安全科技之后,那么问题来了,微博网友琢磨先生发帖询问,万一我睡着了,媳妇拿我的支付宝钱包对着我的脸来回刷可怎办?

但凡是涉及生物特征识别,不可避免的将出现与隐私相关的问题。不过,在FACE++创始人印奇看来,安全是相对的。“包括你做搜索的时候,数据很多都是被记录的。如果安全能被正确的使用,并且用来提高服务,我觉得隐私和安全最终会得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此外,他认为,从大的发展趋势看,现在的互联网还处在分享的早期,分享的只是照片、地点等,而未来的互联网使用者可能愿意分享更多的隐私数据,包括金融数据、医疗数据等。

曹恺则从另一角度阐释了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隐患”。“我们希望用它取代密码,获得比密码更好的体验。不是说有了人脸识别其它技术就不需要了,其实我们后台有一套风控体系,这些可以在另外一种程度上给用户提供双保险。”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