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我国二维码产业迷局与突围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9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 张超

如今,二维码的应用非常普遍,那么,其核心功能是什么?二维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作用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感觉二维码担当的是“入口”的功能,这是时代赋予二维码的新功能。实际上二维码在诞生之初,主要用于丰田产业链的管理,是作为一种对象的标识来使用的。从物联网和物品经济化管理上来看,需要先给物品分配一个身份,通过身份将物品联接到网上,这样的物品信息就会成为有用的、精准化的高价值信息。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二维码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标识和“入口”。

 

二维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二维码的应用发展很快,但从目前的应用状态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码制众多

从应用的角度来讲,我国90%以上的应用采用的是泊来的码制,大部分是日本的QR码,还有其他码制。国内的码制当中,汉信码是最早列入国家标准的。从目前我国的产业需求看,我国应该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码制,使之逐步作为主流应用在我国主要的行业领域发展。

码制互不兼容,影响应用

我国很多部门都在实施产品追溯,这些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编码;行业机构也在自行设计编码或引进国外的编码技术;一些企业则采用自编码。众多的编码体系共存,而彼此之间互不兼容,导致APP无法解决兼容问题,一个产品要贴很多二维码才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应用难成规模

应用系统规模小,费用高,各部门都在使用。尤其自2012年以后,随着微信 “扫一扫”的普及,二维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呈现出万马奔腾的局势。由于码制不同造成系统间的不互联、不兼容,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导致系统得不到规模化应用,故而形成小、贵、散的局面。

自主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首先,技术产业硬件方面,从专业识读设备来看,以霍尼韦尔为代表的国外巨头占据着大部分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国内设备也有占优势的地方,比如DPM蚀刻技术,可以直接把二维码刻到产品设备上,这项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方面占领着优势地位。第二,从服务相关产业状态来讲,主要是行业应用系统小、贵、散、滥,移动互联、电子商务应用还差强人意;配套产业,如信息服务、质量保证、认证保险、检验检测等配套服务体系相对落后。

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

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标准少。现有的标准不足以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形成标准体系,比如从码制到识读、印制、各种软件服务、通讯以及各个环节,都需要制定一系列互相兼容的标准。二是标准分散,标准之间不统一、不互通。很多机构(包括行业机构和标准化机构)也制定自己的标准,但都是以自身的应用为出发点制定标准,导致目前二维码的标准很多,标准之间互不兼容,某种程度上,这些标准也就失去了标准应有的价值。三是没有统一规划。

研究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我们通过产业研究,总结了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管理滞后导致产业无序竞争和力量分散

通讯手段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二维码迅速地进入百姓的生活,相关的管理手段目前还没能及时跟进,导致产业的无序竞争和力量分散。

监管机制缺失导致信息安全无法保障

公众扫二维码导致隐私信息泄露和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屡见报端,因为目前没有统一的审核、监控、追溯和认证机制,所以,二维码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新渠道,比如木马病毒、扣费链接等。

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导致二维码系统散乱消费

以追溯为例,很多部委做了追溯系统,还有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发以及应用企业自己开发的系统,很多系统都在应用,而这些系统彼此之间不兼容。因为消费者在辨别产品真伪的时候首先要辨别二维码,如果辨别二维码比辨别产品本身难度还大,二维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国外技术的渗透为自主知识产权带来的隐患

回顾我国二维码发展的历程,第一阶段是引进国外技术,根据国外技术制定了一些标准,从此,国外技术在国内发展起来。“九五”规划把二维码列入我国的研究计划,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在课题组的指导下研究出了我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汉信码技术。从当前的全球形势来看,我们应该逐步地让国产技术占领市场。比如现在的GPS和北斗,首先,要求生产导航接收设备的厂商生产的设备既能接收GPS信号,也能接收北斗的信号。随着这些终端信号都可以接收了,我们就有条件有机会逐步替换掉GPS,比如,我国的远洋运输都是强制性地使用北斗,而且现在北斗也能提供很好的服务。二维码也会采取类似的方式,比如我们和编码中心联合开发的SDK开发包,企业把扫描软件接入开发包后既可以识读国外的码制,也可以识读国内的码制。当所有的APP都能够识读国内码制,基础条件成熟的时候,在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就可以应用国内码。国外技术渗透给自主知识产权带来的隐患目前还不明显,当我们大规模地使用国外技术标准的时候,各种知识产权的限制就会显现出来,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突围之道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我提出如下解决之策:


建立标准规范体系

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国电子商会和编码中心联合成立了中国二维码标准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联合工作组),研究提出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应用标准和服务标准在内的国家二维码综合标准体系,以标准促应用,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搭建第三方注册、解析、管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统一的二维码注册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开放的接口向社会输出服务。统一的平台将实现三方面的职能:一是发放“身份证”。二是实现互联机制。由于目前存在大量的追溯平台,不能让这些平台废止,也不能重复建设,而要让这些系统通过互联机制联接起来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实现安全网控。由于有了根注册和解析机制,则可以在源头对安全进行把控,一旦二维码出现问题,可立即将它屏蔽,使之不再危害社会。

建立平台之间的互联机制

在商品二维码国标的基础之上,联合工作组制定了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将来在商品编码中会有一个平台标识,解码系统里将有两把钥匙,当解码的APP去识读商品二维码的时候,系统会识别出这是哪一把钥匙,这样既可以保证编码的唯一性,又实现了平台之间标准统一、注册互认和数据共享,使二维码的应用规范有序。

建立评价认证体系

标准怎么执行,执行得怎么样,能否起到标准的作用,需要一套监督机制来评价,这套监督机制就是认证。通过一系列的认证机制来评价二维码应用过程中的规范性,只有使用规范,才能保障追溯的真正实施。

建立应用保险体系

保险体系保障什么?接入公共体系的应用会取得认证,保险体系会为之承保。如果消费者购买认证过的产品(即通过平台统一注册的产品),结果发现买到的是非正品或者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导致经济受损,保险公司则会承担相应赔付。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消费者使用公共体系发放的二维码,而不要扫描那些无根源的二维码。

最后,推动国家层面出台产业发展政策及指导意见,统筹协调二维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联合工作组通过上述手段,推动我国二维码自主、安全、规范、健康地发展,打造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让消费者获得真实、安全、放心的二维码服务;让应用企业在使用二维码时,实现身份统一,消除假冒;让研发二维码的平台企业有机会获得发展,让二维码产业在统一编码体系、统一机制、统一行业规范、统一应用标准的基础之上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国家二维码产业自主、安全、规范、可控的保障。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6年第5期总第135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