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始于物联,诚信有征

——访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占厚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7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作者:本刊记者 郑昱

王占厚

现任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研究基于物联网体系的大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产品过程信息采集与管理技术。近年来,致力于安全二维码技术体系的构建和推广应用工作。先后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粮食流通数字化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小包装成品粮电子标识技术与开发》等多个科研项目,负责产品过程追溯体系及追溯云平台研发。曾获航天第二研究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日,习近平主席强调,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多年来,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在公共安全、电子政务、应急管理、物流追溯、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等领域开展研发,具有一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和相关服务。为实现企业转型,2014年完成了产业结构与组织机构的调整,组建成立金税、金融和物联网三大产业本部。其中,物联网部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市场拓展取得了新突破,如电子港澳证项目9月份在全国顺利上线运行;工商银行款箱项目完成了七家省市分行共8个金库和100个网点的项目实施;居住证系统已累计中标12个省市;智慧粮食中的重大工程之一数字粮库工程建设,已累计建设60余座数字粮库。

航天信息积极参与国家物联网基础研究工作,在产品追溯领域走在了前列。2014年物联网产业实现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16%。航天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占厚认为,“物联网除了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外,将在更广泛的领域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记者:物联网从概念走向全面应用,实际映射的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为此,您有何认识?

王占厚:我国物联网产业在短短的几年里,在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各方的大力推动和积极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物联网的概念更加明确,物联网技术和研究内容更加清晰,物联网应用更加走向实用。

物联网概念已深入到其更丰富的内涵。如果说互联网革新了人与人交流的方式,那么物联网正在改变人类与现实世界的沟通方式。下面通过人与电脑交互的例子来说明物联网的变迁。

在电脑普及以后,人通过操作电脑完成工作,这时的电脑更多只是一个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台电脑变成了遍布全球的电脑网络,变成了互联网,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做更多的事,可以一瞬间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这甚至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现在这种状况在物联网的驱动下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现实世界的物体进来以后,发生了本质变化。

人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可以实现与现实世界的沟通,获得现实世界的信息,同时可以实时控制现实世界,也可以根据以往的数据预测今后的趋势。通过眼前的电脑,你可以操控的是环境、场地、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储藏、运输、流通、销售等环节。所以物联网需要实现全面感知、广泛互联互通、高度智慧化。

物联网集成了微电子、传感器、嵌入式系统、智能计算、计算机、通信、网络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但要实现全面感知、广泛互联互通、高度智慧化需要更多创新技术。

实现全面感知,物联网必然是大系统,需要大系统设计技术。物联网系统不仅包括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也包括现实世界的实体空间。互联网模式通过一个软件平台、一个终端软件、一群用户,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物联网解决的更多是实体问题,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通过信息进行互动。

物联网系统不受地域、产业种类的限制,物联网是跨地区、跨产业的系统,需要贯通全供应链的系统性技术。

一个大型的物联网系统必然是以云平台为核心,进而产生大数据。物联网的大数据来源于感知,物联网采集和处理的是更加准确、精确的数据,物联网是需要面向大数据应用的数据技术。

物联网系统是分布式的、高度安全、可靠的系统。物联网明确的概念、技术和研究内容,加快了物联网应用从试点转向需求驱动、市场引导,物联网是应用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记者:20154月我国发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迫切需要加强在农业、食品生产、食品经营等领域物联网的应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各环节智能化程度,目标是实现“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物联网技术在此环节上的意义何在?航天信息技术研究院在此领域做了哪些工作,优势在哪里?取得哪些成果?

王占厚:食品安全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到大众的生活品质、消费信心、经济发展,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以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最基础的要求、最有效的方法。而物联网的全面感知、广泛互联互通、高度智慧化与这个要求高度一致,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航天信息技术研究院两年前把食品安全作为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聚焦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建设和实践。旨在强调物联网的作用,探索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何解决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建设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实现预防为主的现代食品安全理念。通过对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外食品安全发展的研究,结合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发展成果和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思考食品安全问题。

两年来,从食品安全过程追溯体系研究入手,研究通过物联网手段实现对食品从源头到终端的质量安全保障,实现从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全环节信息贯通。针对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和实践中的主要问题,重点解决统一编码、标识技术、统一平台、精细化管理以及如何为企业快速建立追溯体系,为企业提供追溯体系服务,降低追溯服务成本。追溯体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彰显企业在质量安全方面的自律意识,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进而提高产品销量,促进经济效益增长。

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一是在物品编码方面,积极参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的物联网标识项目的相关工作和活动,作为Ecode物品编码起草单位之一不断推进并积极应用,目前航天信息的追溯云平台已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开发的国家物联网标识服务公共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接,实现了发码、解析和查询功能;二是在标识技术方面,提出了一种二维码的安全机制,并在QR码和国产汉信码中予以实现,相关软件和识读设备等关键技术已经解决,并完成了样机。确立了安全二维码发行和认证模式,初步建立了安全二维码发行和认证服务;三是在上面技术基础上,结合产品过程追溯体系的模型研究成果,建立了追溯云平台,以此为核心建设产品过程追溯体系、为企业提供追溯服务;四是产品过程追溯体系中配套产品的研发;五是推广试点工作正在组织实施。

 

记者: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否得益于航天信息的科技力量?您认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王占厚:航天信息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控股的IT行业高新技术国有上市公司,面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机遇,航天信息积极贯彻集团公司“大防务、大安全”的发展理念,依托航天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组织大型工程的丰富经验,聚焦IT民用领域,重点发展税务、金融、政务、公安、交通、教育、食品质量安全等行业的信息化市场。航天信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创新团队,承担了“金税工程”“金盾工程”“金卡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和电子政务领域的主力军,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面对未来,公司作为中国信息服务行业的主要推动者,积极投身国家重点项目,把资本运作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市场的开拓力度,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天“Aisino”品牌。

科技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所起到的作用,首先就是要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企业在现有基础上重新规划企业技术路径和发展模式,还需要重新整合相关资源,甚至重新改组企业、改造产业、重构产业生态等,最终目标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经济效益改变企业的发展观,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协同共享的要求。”

物联网是互联网向实体领域发展和渗透的必然结果,纵观互联网时代带给经济生活的变革,不难预见物联网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加强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物联网技术是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技术驱动力。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中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物联网技术密集、涉及面广,从全面感知、广泛互联互通到高度智慧化,涉及大量技术,物联网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性。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广泛,从智慧城市、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现代物流、智能应急救援、智能地质灾害监测,到智能数据挖掘应用等,这些工作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未来是物联网的社会,可穿戴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更多创新服务。在物联网社会中,医疗、环境、灾害对策、交通物流、工厂管理、农业、生活娱乐等领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记者:未来,在构建“物联网生态环境”的道路上,航天信息有哪些具体的部署?

王占厚:未来五年,航天信息物联网产业将重点推进三个转型:一是推进商业模式转型,由"产品+服务"转向“服务+产品+创新”,由项目制转向平台制,由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向综合运营服务提供商,公司制定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针对十个领域进行了规划部署,加速物联网产业尽快形成公司支柱产业。

航天信息技术研究院在公司的战略框架下,将加大产品追溯体系、追溯云平台研发和推广的步伐。当前,社会、企业对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例如,山东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率先提出了采用二维码技术实现食盐防伪、安全溯源、业务订单管理及数据分析一揽子设想,并在数据运用方面提出了更大胆的设想和要求,正与航天信息密切合作探索建设二维码防伪管控业务体系。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航天信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联合成立了睿信物联追溯技术应用联盟,采用平台模式,推进统一编码、统一平台的追溯体系应用,为企业提供追溯体系建设和服务,加快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是面向制造业。联盟成员单位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结合各行业会员的实际需求,协同创新、联合研发,持续完善基于统一编码、统一平台的追溯体系,为企业快速建立产品过程追溯体系,降低追溯服务成本,面向生产企业提供追溯及其相关服务;二是面向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统一查询入口,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联盟成员单位和会员企业合作建设追溯体系,开发相关衍生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服务、新型的消费体验,共同树立“信由物联,信而有征”的新理念。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2015第3期(总第54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