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物联的内核:应用与服务

——访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会副秘书长王新霞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7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作者:本刊记者 郭哲明 郑昱

王新霞

中国电子学会培训认证与应用推广中心副主任、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可穿戴计算产业联盟(筹)副秘书长、中国物联网大会组委会秘书长,主要负责物联网专委会秘书处相关工作。

2005年加入中国电子学会后,发起和创建了“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这样一个凝聚了国内顶尖的物联网“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资源和人脉的专家组织,发起和组织每年一届的“中国物联网大会”(每年四月,北京国际会议召开,大会规模累积已达一万人次)、“中国车联网大会”“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等物联网行业会议活动及筹备发起成立“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联盟”。

 

成立于1962年的中国电子学会(以下简称电子学会),一直把“促进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放在工作的首位。在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委会副秘书长王新霞看来,“电子学会这样的团体有着多种身份,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观察和指导产业发展的角色’,电子学会不仅了解政府的意愿,也悉知作为行业中坚力量企业的困惑和需求以及资本投资的风向……”

    

一些物联网的项目、商业模式开始落地并进一步明晰,物联网产业节点上关键企业的年收入中有大部分比例来自物联网。

 

物联网的现状:从泡沫转身落地

电子学会从2005年开始关注物联网,其实本质就是两化深度融合,2009年随着“感知中国”理念的提出,物联网成为国家五大新型战略性产业之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概念瞬间红遍大江南北,2010-2012年,是任何贴有“物联网”标签的企业充满激情大干快上的岁月,也是泡沫充斥的时期。2013年,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多个部门,以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名义开展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措施、法律法规保障、人才培养十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切实促进物联网健康发展明确了方向目标和具体举措。2014年经济复苏,物联网开始由最初充满五彩的泡沫转身。2015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尽管“物联网”只出现1次,而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我们看到“一些物联网的项目、商业模式开始落地并进一步明晰,物联网产业节点上的关键企业的年收入中有大部分比例来自物联网”。王新霞欣喜地告诉记者。

正如5月21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物联网大会,谷歌、IBM中国、INTEL、SAP等国际IT巨头齐聚一堂,充分印证了中国物联网产业要从“空中楼阁”落地,当初的“物联网”重点聚焦在射频识别、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基础设备,现在的“物联网”更多的是与民生相关,智能医疗、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新锐产品的商业模式和应用,真正属于物联网产业本身的脉络开始律动。

 

“互联网+”不是要颠覆哪个行业,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技术、资金和人才深入到各个传统行业中,不断摸索创新,这也是工业4.0落地的根本所在。

 

物联网的深化:“互联网+”辅助

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众创空间”的理念传遍千家万户时,2015年注定是热火朝天的一年。

当李克强总理在中关村3W咖啡店喝下那杯号称是互联网泡沫咖啡时,2015年注定是“互联网+”的一年。

“互联网行业更国际化,更好理解。物联网要深耕传统产业,如何更好地借助互联网行业的资金与创新活力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是今天物联网产业需要思考的问题。”王新霞接着说,“政府职能的转变,事业单位资源的解放,物联网产业发展壁垒(顶层设计、标准、机制等)的突破,都将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互联网+”的提出,一时间大有颠覆传统行业的势头。王新霞却认为“总理提出‘互联网+’,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需求,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互联网+”不是要颠覆哪个行业,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技术、资金和人才深入到各个传统行业中,不断摸索创新,这也是工业4.0落地的根本所在。“互联网+”是物联网的“深化”,是“Copy to China”丧失红利绝地反击的利器。“当我们在徐州工业园区调研时,发现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很多还处在工业4.0和1.0并存的境地,如何研究出一整套政策、做出指导某个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范本,帮助企业少走,甚至不走弯路,是我们物联网人的心声,也是动力。”王新霞的此番例证是深入一线调研的注脚,也是“互联网+”辅助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顺势而为。

 

一个是侧重服务、技术与信息深度结合的产业,物联网产业的未来是建立一个生态系统:信息技术能够深入到产业链,并成为商业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联网的竞争将不再是产品的胜利,而是生态系统的胜利,生态系统要考虑和谐共存、协同共进。

 

物联网的下一站:生态系统建设

《Zero to one》书中提到“在传统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而在互联网时代,成功企业确实需要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打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在王新霞看来,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物联网产业。她认为,一个是侧重服务、技术与信息深度结合的产业,物联网产业的未来是建立一个生态系统:信息技术能够深入到产业链,并成为商业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联网的竞争将不再是产品的胜利,而是生态系统的胜利,生态系统要考虑和谐共存、协同共进。

“自成体系,在巨头和大象的挤压下,腾挪出一定的空间,企业在夹缝中夺得生存并发展壮大。”是采访中被王新霞提到过多次的话,也一语道破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举个例子,“美国一家硅谷公司与拉斯维加斯的凯撒酒店合作,通过微信账号,实现中国客户在凯撒酒店的衣食住行的对接办理。另一方面,凯撒酒店通过微信账号采集的数据实现企业内部的管理。”这云计算、大数据落地的实例,也为我们建立中国物联网生态系统提供了参考。国内,王新霞提到出行的舒适,她以一家与国内车险集团合作的企业为例,描绘了在车联网的环境下,实时采集汽车行驶数据、对剐蹭、骗保、交通事故等状况,实现15秒内的视频自动传输云端,保险公司可快速、真实地了解是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当然这个应用离出行舒适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我们已经看到了物联网产业外延的拓展,将资本市场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用信息化的手段改变传统产业助力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梦”。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2015第3期(总第54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