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百年张裕用Ecode完善标识体系实现产品全周期追溯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6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 鞠远程

1892年,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先生在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山东烟台投资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成为我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企业。1994年,张裕公司按照《公司法》进行了规范化公司制改造,组建成立了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裕集团)。公司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传奇品质、百年张裕”的良好口碑和品牌效应。
       从2005年开始,张裕解百纳成为钓鱼台国宾馆和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用酒。2008年,张裕解百纳入选全球葡萄酒30个顶级品牌;2006年张裕集团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6年度最佳中国品牌”前20强;2010年获得中国酒业仪狄奖,中国食品行业葡萄酒业百强第一位,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1年公司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和谐企业奖。
形势亟需统一物品编码
       张裕集团始终将产品质量做为企业生存发展之本,自2005年起,国内红酒消费量逐年快速增长,保证产品质量更加成为张裕集团全体同仁的共识。但是近几年,国内酒类领域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前有以次充好的勾兑酒问题,后有白酒塑化剂事件,这些都为张裕集团食品安全控制敲响了警钟。自2008年开始,张裕集团与东方电子合作,在国内酒类企业中率先引入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最新技术,打造全产业链的葡萄酒产品追溯防伪系统。系统的建设,在满足张裕集团食品安全追溯的前提下,还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渠道和终端消费等多个环节实现了精益管理、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近几年,张裕集团在追溯手段上,采用RFID、二维码、数字码、激光码和暗码多种结合的方式,但随着公司高速发展,追溯广度、深度和覆盖范围逐年增加,底层编码不统一的问题也愈加明显,对内部系统的顺畅衔接产生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逐年加强,有关部门也逐步提出与张裕集团共享交换相关追溯数据,编码规则不统一的问题,又一次为企业共享数据带来了巨大困难。

启用Ecode标识实现系统内外交互
      张裕集团一直在密切关注Ecode物品编码相关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在2015年标准正式发布后,着手开展与标准平台的对接工作。由于公司现有追溯系统庞大,建设年限较长,以“一步到位”的方式对现有系统和基础编码进行统一改造,工作量巨大,而且可能对企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公司采取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方式,逐步对现有编码体系进行改造,主要计划包括:
 初期利用接口方式实现与Ecode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满足标准要求;
 中期在保证平台对接稳定的同时,逐步对现有系统和相关基础编码规则进行改造;
 后期在改造工作完成后,将实现所有中高端酒类基础Ecode编码体系标准的产品全周期追溯。
     系统全部建成后,Ecode物品标识体系将成为张裕集团产品追溯的通用标识,并作为后续系统建设和扩展的基础,产品追溯范围将覆盖张裕集团所有中高端葡萄酒,涵盖原料、加工、生产、仓储、物流、分销、营销和终端消费等所有环节,并在全国各大酒庄应用推广。
     Ecode物品标识体系的应用,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内各系统交换标准,实现各内部系统交互的平稳统一。同时,为与食药局、质监局和食安办等政府部门的外部系统交互,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在提升系统自身扩展和兼容性的同时,加强了追溯数据的共享度和公信力。

时下是应用Ecode体系的最佳时机
     “两化融合”“互联网+”和“信息消费”是后期企业发展的大趋势,而统一的物品编码,则是实现以上目标和功能的基础保障。国内在物联网领域的物品编码基础标准一直处于空白,Ecode物品编码体系标准的推出,对物联网领域具有破冰式的意义,其对物联网领域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对于企业物联网系统的建设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是标准发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的推广和应用才是后续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国内众多没有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来讲,现阶段是应用Ecode物品标识体系的最佳时机,在系统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与标准的符合度,将为后续系统应用和扩展带来巨大优势;而对于已经建设了信息化平台和追溯体系的企业,应重点考虑如何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在逐步满足标准的同时,实现应用的平滑过度。
 物联网是以互联网的方式,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链接,基础编码体系的统一,必将成为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张裕公司还将在后续的工作中,进一步关注系列国家标准的建立,逐步完善现有体系,为我国物联网领域建设做一份应有的贡献。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5年第6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