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技术标准为引擎 创新应用作先导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6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张旭

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活跃,发展迅猛,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物联网通过与其它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正加速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领域应用的结合。
     全球标准化是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技术引擎,是物联网规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应用方面,目前我国物联网应用已经扩展到食品安全、交通、物流、家居、农业等领域,新的应用模式日渐成熟。在标准研制方面,我国在物联网标识系统、物联网体系架构、传感器网络等方面研究取得较大的进步,成为了国际物联网标准化进展的主导力量。

物联网应用发展趋势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从“两化融合”到“中国制造2025”,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企业及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物联网促进经济增长
     物联网 (IoT) 被誉为下一个经济大幅度增长的领域。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物联网市场的迅猛发展,2016年全球将会使用64亿个物联网(IoT)装置,比今年增长30%,到了2020年,全球所使用的物联网装置数量将达到208亿。为此,在未来几年内,物联网的发展速度将大大超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PC的速度。
 企业用户将是推动物联网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企业将利用各种物联网技术,包括各种高级医疗设备、工厂自动传感器、工业机器人应用等。
 Gartner还预测称,率先接纳物联网技术的三大行业将是制造业(新智能设备)、公共事业(智能仪表)、以及交通行业(智能交通指示灯和公共运输系统)。
 

 巨头纷纷布局物联网
     互联网巨头在物联网层面均围绕着自身业务进行多元布局。腾讯运用了QQ物联平台与微信两个优势平台,与各个智能硬件进行合作,赋予硬件社交属性。
     百度上线针对创新智能硬件的“BaiduInside”计划,旨在通过数据接口等为硬件创业者提供百度自家的云服务,包括云储存、大数据分析等。
     阿里巴巴在杭州启动了2015年公司智能化战略,智能云提供技术云端存储,“百川”提供软件开发,天猫电器城提供销售平台,淘宝众筹提供资金和孵化,再加上蚂蚁金服和菜鸟物流的配合,将智能硬件厂商、软件开发者、创业团队等上下游连接起来,未来实现万物互联,而阿里旗下的这些资源优势将得到凸显。
     小米手机依托自身的MIUI系统,推出了小米手环、空气净化器、移动电源、智能血压仪、活塞耳机等。同时小米一年之内就抢投了25家相关企业,和美的这样传统家电业巨头牵手,试图围绕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市场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圈。
     物联网可期的行业前景,也促使谷歌、微软等传统IT巨头争相布局,以占据产业链顶端。谷歌以32亿美元的大手笔收购数码恒温器生产商NestLabs。通过收购更多类似公司,构建一套智能家居行业的标准生态体系。
     微软在今年也发布了两款重量级产品:Microsoft Azure IoT Suite以及IoT版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同时微软已确认收购家庭自动化技术公司R2 Studios,力图抢占一席之地。
     英特尔投资超5亿美元布局物联网,搭载英特尔芯片的可穿戴智能产品、家庭自动化设备以及连网汽车等都将通过配置英特尔处理器的网络设备,与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交流。
     而IBM将在未来四年向该公司新成立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部门投资30亿美元,帮助客户收集和处理海量实时数据,改善生产进程。IBM已然盯上物联网这个重量级产业。
     传统家电巨头也在探索新的市场发展方向,物联网成为目前巨头们布局的首要阵地,家电智能化、智能家居生态圈、抢占智能家居入口都将成为主要竞争方向。海尔、美的等有实力的硬件厂商本身也在自己做智能家电产品,“海尔U+”智能家居开放平台,旨在达成跨品牌、跨产品的互联互通,成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事实标准。


 物联网创新应用
     物联网将产生巨大影响,给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难以想象的变化。物联网将是一个由数十亿台设备、产品、身体植入设备以及相关产品链接在一起形成的世界,这些设备之间会相互通讯并将信息传送给广告主、保健护理提供商等机构。
     可穿戴式设备将随处可见,这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上网节点,也提供了一种持续不断对用户的运动、健康情况进行跟踪的方式。对身体情况进行持续不断地监控有望大大改进公众的健康,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成本。
     智能家居将使用户能对家里的各种环境包括温度、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的开启和关闭等进行远程控制。传感器还能探测到安全威胁或家电是否已被损坏,并适时发出警告。
 另外,智能设备也将使交通更高效便利;能感应到污染的严重程度;能控制电力和水的输送情况;感应到系统内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
     环境监测设备将提供与土地、海洋、空气质量、土壤湿度或矿井运行情况等的实时信息,环境监测部门可以随时监控环境变化,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随时预警。

物联网标准化进展 

全球积极推进物联网标准化
    目前,物联网持续成为国际标准化热点,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设立专门的工作组来总体协调和推进物联网标准化,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JTC1(第1联合技术委员会 信息技术)设立WG10-IoT(物联网工作组),GS1(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成立Innovation Team on IoT(物联网创新工作组),AIM(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成立IoT研究工作组。ITU(国际电信联盟)先后设立IoT-GSI(全球物联网标准举措)、FG M2M(M2M焦点组)。全球积极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各类国际标准化组织等都将物联网作为标准化推进重点,但不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具有各自的特点:ISO、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加强了物联网基础性技术标准的研究。其中,ISO和IEC的物联网标准化工作主要集中于JTC1,主要侧重于物联网标准化的基本框架和基础标准;国际性社会团体标准组织则根据自身的团体组成特色和业务目标,制定技术特点突出的技术标准。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标准化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标准化工作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物联网标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2010年11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成立了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由物联网基础技术涉及的各标准化技术组织专家组成,主要职责为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物联网技术架构和标准体系的建议;提出物联网关键技术和基础通用技术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并开展标准研制;与各应用标准工作组进行沟通衔接并做好基础标准和应用标准的协调工作;负责相应国际标准推进工作。
     在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下成立物联网总体项目组、物联网标识技术项目组、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项目组,分别负责开展物联网基础领域总体技术标准研究、物联网标识和编码标准研究以及物联网信息安全标准研究。其中,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作为标识项目组组长单位,牵头起草的《物联网标识体系 物品编码Ecode》是我国首个发布的物联网国家标准,也是物联网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标准。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但实现互联网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关键因素是技术的全球标准化,物联网作为互联网在物体上的自然延伸,只有同样实现技术的全球标准化,才能有效继承互联网的基因,实现产业的快速聚集、业务的极大丰富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
     物联网被誉为“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现在,这股浪潮正在加速袭来,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物联网标准研究在国际和国内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正逐渐从需求、架构走向产品、接口标准化,但物联网共性标准化需求和个性化解决方案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互联网巨头虽然拥有强大的技术与海量用户资源,但物联网应用需要更多的线下部署和推广,需要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应用设备提供商等多方配合,才能达到物联网应用被广泛使用。基于“一物一码”的物联网应用已经开始崭露头角,随着各种智能物联网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物联网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5年第6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