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服务模式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6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 刘萍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在此之后,在2015全球互联网经济大会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应用推广部主任孔洪亮发表主题为“商品条码 大数据时代的通关密语”的演讲中深入分析了商品条码作为“商品身份证、通行证”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商品条码正在为电子商务行业默默奉献它的使命。

“互联网+”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全面融合。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商品极大丰富的当下,利用大数据挖掘商品信息,为供应链上下游提高效率,受到全行业的高度重视。

借助大数据平台   管理商品条码市场

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下面简称服务平台)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二者相结合的产物。通过服务平台,可以统计出该区域注册商品条码的商品数据量、成员总数以及各个行业分布情况,例如哈尔滨五常市注册条码证的企业70%以上是米厂或合作社,这可以说明这个地区的商品多以各类大米为主,同时商品的数据量也显示了这一情况;另外商品条码是商品的“身份证”,每个条码里都包含着对应商品的属性信息,该平台的作用是管理商品条码,将录入平台的备案信息作为依据,防止市场上出现违规使用情况,切实维护企业的利益。

突破传统模式壁垒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许多企业在产品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庞大的产品数据量往往使企业十分犯难,一件商品从流水线到仓库、配送中心再到销售单位,需要经过许多人员的记录,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产生错误;服务平台本身就是基于商品条码录入商品信息的管理平台,企业的生产部门可以将详细的产品信息录入到该平台(如图1)。

图1   服务平台商品信息录入界面

企业的管理部门可以直观地在产品列表中看到所有产品的录入情况,而且可以对图片库、证书库、常用品牌、常用分类等进行管理。每年企业都能在服务平台看到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的反馈情况,如是否有停产在销产品、是否有被冒用产品等(如图2)。

图2   产品信息管理界面

企业销售部门可以通过数据同步帮助生产部门与贸易伙伴进行最新、最准确商品数据的实时共享,从而为生产部门与贸易伙伴共同带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订单效率,加速产品流通,提升经济效益等诸多收益。

通过服务平台的“共享中心”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实时同步到淘宝商品百科,发布到知名电商平台,既可省去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以最快捷的互联网推广宣传产品,更能使消费者直接地了解到商品信息。

三方融合   为消费者提供透明便捷的商品信息服务

图3  条码微站生成的产品二维码

在“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注重怎样能足不出户了解商品信息,那么基于服务平台的以下三方面功能,便可以在移动或PC终端上方便地查询到商品信息:一是企业通过商品条码录入商品信息后,消费者可以利用我查查、微信等第三方软件扫码,实时了解相关商品属性;二是企业可以在服务平台注册条码微站,生成企业二维码和产品二维码(如图3),消费者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了解企业概况、产品信息,亦可扫码购物;三是企业通过百度搜功能,将自己已录入平台的产品信息同步到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如图4),消费者只需用百度搜索相关商品,即可便捷地掌握企业发布的产品讯息。综上所述,服务平台将企业、消费者、市场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并通过三方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透明便捷的服务模式。

图4  产品信息便捷的同步操作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更多事物都会与互联网产生交集,服务平台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把传统行业乃至每个商品都带入了新的主题。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进入“互联网+”时代,便于企业进行信息化升级,消费者能够快速、精准地查询到商品信息,为大众的消费生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新型服务模式将不断完善,让大数据、云服务贴近我们的生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6年第1期总第131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