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要闻  正文

华为发布电力物联网2.0解决方案 助力能源互联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7日 来源:物联之星

  华为在HUAWEI CONNECT 2016全联接大会上发布了全新的电力物联网2.0解决方案。华为企业BG能源行业首席解决方案架构师高巍在发布会提道:“作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唯一的ICT企业理事会单位,华为致力于打造基于IoT联接管理平台的电力物联网,构建能源互联时代的神经系统,实现新能源随时、随地接入,调节电网平衡,主动预测,引导合理用电,提高社会效益。”

  电力物联网2.0解决方案助力传统电网转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改变,发电从传统大容量的稳定集中发电,到不断增加的不稳定、不连续能源分布式发电;用电从稳定、可预测的消费,到引入移动负载如电动汽车以及不太稳定的消费模式;配电从被动响应的配电网络,到通过控制和监测实现所有电压等级的动态供需平衡,传统电网如何应对以上趋势带来的挑战?会上,全球最大的科技专业人员组织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工作组主席、物联网专家Oleg Logvinov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趋势和技术”的主题演讲中回答了上述疑问:“电力物联网能够满足这些期望。”

  华为企业BG能源系统部总裁季翔认为“未来的智能电网分三层,最底下的是各种可被感知和联接的接入设备,包括发电设备、温度传感器等等;最上面一层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大脑,而华为则聚焦在为中间一层电力系统的神经系统提供ICT基础设施。”

  华为本次发布的电力物联网2.0解决方案基于IoT联接管理平台。IoT联接管理平台提供基于SIM/NoN-SIM的连接管理,简单计费和运维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将传感器,终端的数据进行汇聚,分类等,通过特定的开放接口,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使用,最大化挖掘电力设施的潜力和价值,比如可以对整个城市的用电需量预测、削峰平谷、精准线损分析等,而百姓可以根据实时电价信息,主动进行智慧选择,更加经济合理地安排用电。

  三大技术瞄准智能电表全联接痛点

  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电力物联网价值 =价值指数×联接数的平方,越多的配用电智能终端设备接入电力物联网,将产生越多的价值,通过分析和预测,实现电网的动态平衡和用户更智慧的用电。

  在中国,近几年来每年约有数千万块智能电表投入运营。全球来看,欧盟已颁布法令要求成员国2020年之前完成80%的智能电表的改造。配用电智能终端全联接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一些难点,如海量终端的接入、安装施工的便利性、不同智能终端的兼容和适配等。针对这些难题,华为电力物联网2.0解决方案运用了3项重要的产品与技术——Hi-PLC、eLTE-IoT和LiteOS。

  Hi-PLC通信模块是在传统PLC技术(Power-line communication,电力线传输数据)基础上,实现更可靠、带宽更宽的特性。在华为实施的AMI(Advanced Meterin Infrastructure)项目中实测显示,安装了华为Hi-PLC通信模块的智能电表一次抄表成功率达到100%。撒哈拉电力集团旗下配电公司业务主管Rotimi Onanuga在大分上分享:“Ikeja电力公司在AMI项目采用了宽带PLC通信技术,数据采集成功率达100%,实现电表数据全采集,大大提高了Ikeja电力公司收益。”

  面向物联网的无线技术eLTE-IoT是基于LTE演进,能够提供多达100倍的深度覆盖增益和千倍以上的联接能力,而终端功耗只有LTE的1/10,并且占用更少的网络资源,支持配电自动化、AMI、微网、电动汽车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电力智能终端的接入。

  电力物联网华为能源解决方案总经理丛培金表示:“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电力物联网生态圈离不开行业伙伴参与,目前,华为已与电力合作伙伴联合发布超过20个创新解决方案,超过50个解决方案完成了集成测试。欢迎更多的电力行业合作伙伴加入华为电力物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生态和谐发展。”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