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要闻  正文

比利时一公司8位员工植入人体芯片,记着带门禁卡就这么难?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9日 来源:界面

  “出门忘带卡”的苦恼可能要消失了,一枚小小的芯片将使普通上班族拥有科幻电影里的神奇体验,比如挥挥手就能轻松进出办公大楼。

  据比利时《晚报》报道,受经常忘带员工卡的职员启发,一家比利时数字营销公司有8名员工在食指和拇指间的皮肤下植入一枚米粒大小的芯片,取代员工卡作为搞定门禁和启动电脑的“钥匙”。这枚芯片还拥有储存名片信息的记忆功能,可以将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立即转存至智能手机中。

  这事儿看着新鲜,但其实在约20年前,英国科学家凯文·沃里克就体验了一把。1998年,沃里克利用外科手术把一个硅片脉冲转发器植入了自己的左臂;2002年,他又将一个3毫米宽的方形芯片植入到左腕内,连接上了100个电极,使自己的神经系统通过芯片线路与计算机相连。带着“芯片”的沃里克就像一个人形“电子标签”,办公大楼里所有由电脑控制的房间都能认出他来,自动开灯、开门,而他的电脑还会发出“早安,沃里克教授”的问候,并且在接到新邮件时通知他……

  美国后来也出现过不少类似的实验。2007年,美国一家对外提供监视设备的网络公司“城市看护者”就为防有人乱入存有政府和警方录像资料的房间,给两名员工体内植入装有微型芯片的胶囊作为保密地点出入卡,这种胶囊有两粒大米长,厚度与牙签相仿,里面装有芯片和天线,以及能发送信息的装置。一旦没装这种芯片的员工试图进入特定房间,报警器就会响起。

  这种芯片植入的程序其实也很简单,人只要在接受局部麻醉后,就可用皮下注射器将芯片推入胳膊内。“为了保护高度敏感的安全数据,你需要更尖端的技术。”该公司CEO肖恩·达克将这种技术与视网膜扫描、指纹扫描等身份识别技术相提并论,“门外有识别器,你走到那里举起胳膊,然后门就开了。”

比利时一公司8位员工植入人体芯片,记着带门禁卡就这么难?

  瑞典Epicenter公司创始人也赶了科技潮流,他现在已经习惯每天只要在门上把手一放,门禁就会自动识别并开门,或者只在复印机上挥一下手,复印机就自动运转了。“大家很怕植入芯片,但这其实没什么难度。伸出手,几秒钟一块RFID芯片就能植入虎口附近,这感觉很像打针,但疼痛感很快就会消失。”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变成“超人类”,除了担心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很多人担心从此时刻处于被监控的状态下,失去个人隐私。威斯康星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一些地区甚至出台了针对芯片植入的禁令。

  在最近这家推动芯片代替门禁的比利时公司,也是强调一切自愿,不愿接受的员工也可以选择佩戴一枚具有相同功能的戒指。“这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个具有娱乐性质的举措。”该公司总裁表示,要说对隐私权的侵犯,其实一台苹果手机比一枚芯片要危险10倍,“科技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为便捷。没必要害怕它,尝试一下就知道了。”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