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要闻  正文

抓管理 强服务 树形象 促发展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06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张成海

导语: 全国物品编码工作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充分发挥商品条码“身份证”的作用,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加快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和服务质检的...

抓管理  强服务  树形象  促发展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

——在全国物品编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2016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全国物品编码工作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充分发挥商品条码“身份证”的作用,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加快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和服务质检的能力,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

(一)核心业务取得较大发展

扎实开展基础服务,确保注册、续展、培训、咨询、质量保证等基础服务落实到位,提高用户满意度;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形势,深入推动商品条码在零售、服装、建材、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物流供应链等传统领域的应用;加强商品条码在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核心业务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使用商品条码的商品总数达上亿种,广泛覆盖国民经济诸多行业领域,商品条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商品数据资源建设再上新台阶

商品数据是物品编码业务发展的核心资源,是服务质检、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2016年,商品数据采集实现了数据总量与质量双丰收。一方面,加大投入、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拓展应用领域,多措并举提升数据采集广度与深度,全年采集数据1447万条,数据总量达到6123万,市场覆盖率提升至70%,居全球领先。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商品数据质量,加强缺失数据资源补录,建设源数据服务工作室,基本形成商品数据质量提升工作模式。

数据总量大幅增长,数据质量切实提高,在食药总局、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宝洁、沃尔玛等政府部门和知名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覆盖社会各类热点扫码软件,日访问量达3000万次,有效支撑了产品质量监管、电子商务、商贸流通、大众消费等领域发展,正逐步成为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数据资源。

(三)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持续提升

服务质检和标准化水平不断增强

紧紧围绕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整体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质检,服务我国产品质量提升。

服务相关政府部门成果显著(略)

服务行业企业能力不断提高

结合行业领域特点,紧密围绕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扩大营销渠道,切实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服务社会民生范围不断扩大

顺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紧贴消费者需求大力开展深层次服务。

(四)科研标准化实力显著增强

以促进物品编码核心业务发展为宗旨,以技术创新为抓手,形成一批新的科研成果,有效增强了科研标准化实力。全年,在研和完成的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及省市各类科研项目共119项,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14项,在研国家、地方标准项目达127项,申报国际标准1项。

(五)物品编码大国形象基本确立

重点工作领域国际领先,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在全球电子商务领域,继续深化与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合作交流,促成GS1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发起全球数据同步联合倡议,引领商品数据全球应用;作为亚太地区领头羊,与香港、印度尼西亚、印度、澳大利亚等8个GS1成员组织就建设亚太地区商品数据中心确定初步系统方案,落实APEC“基于全球标准实现跨境产品追溯”倡议;在编码技术研究方面,深入参与GS1 GSMP中包括医疗、电子商务、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在内的32个标准工作组的标准研发。我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数量全球第一,商品数据资源建设国际领先,机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国际合作交流日益扩大,话语权不断提升

2016年参加了20项国际外事交流活动,先后接待GS1总部、德国、美国、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际组织及相关企业的来访,分享我国物品编码先进工作经验;成功举办第30届GS1医疗大会、第42届国际SC31第一工作组会议,得到国际组织高度认可;成为全球食品安全倡议的顾问单位,提出食品安全追溯领域采用统一编码的重要建议。同时,张成海同志成功当选为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实质性参与GS1全球战略和运营决策,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在GS1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六)自身建设务实有效

党建工作不断加强(略)

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略)

宣传效果不断显现

以重大活动为契机,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再创新高。充分发挥《条码与信息系统》《中国自动识别技术》、中国质量报、中新网等媒体宣传作用,开展“3·15”“世界标准日”“物品编码走进超市”主题活动,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发挥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中国ECR委员会和地方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举办第十四届中国ECR大会、“标签连接中国·服务千县万企”公益活动,推动GS1标准体系由大型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农村电商等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极大提升了物品编码在业界的知名度;编码中心和各地分支机构网站的宣传作用不断扩大,编码中心等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特别是编码中心网站越来越成为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领域的重要宣传阵地,全年用户点击率突破2.08亿。

工作投入持续加大

2016年,全国物品编码机构继续加大工作投入。

一是加大对分支机构的工作支持。对分支机构在业务培训、技术项目研发和网上营业大厅建立等方面进行支持,有效保障了物品编码业务的顺利开展。

二是加强编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在数据灾备、“两地三中心”建设、业务系统设备升级、信息安全保护等方面加大投入。

三是各地分支机构也加大了软硬件投入,信息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全国物品编码机构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商品条码应用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内部管理成效显著(略)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2016年,重视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持续竞争优势。

2016年,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我国的物品编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工作实现了历史新突破。我国在物品编码管理、电子商务应用、数据资源建设等重点领域,在基础理论、二维码、物联网标识、食品追溯等前沿技术研究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系统成员保有量达到全球首位,机构综合实力继续上升;在GS1决策中我们是至关重要的一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落实国家调结构稳增长相关政策,尽管条码系统维护费优惠了10%,整个物品编码队伍能够和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顺应形势、攻坚克难,保证了物品编码事业的稳定和发展。一年来的工作表明,我们的物品编码在商品流通、国际贸易、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事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一)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提出新挑战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势头明显。2017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0%,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继续保持增速,实体零售正在加速转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升质量标准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国质检系统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及时做出工作安排。在此项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过程当中,物品编码工作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和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都对物品编码工作提出新要求,特别是支树平局长强调“要充分发挥物品编码工作在信息化建设和信用管理方面的独特作用,构建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这些都是中央、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对物品编码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做好物品编码工作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顺应这一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更大的挑战。

(二)国际发展环境提出新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国际国内市场融合加剧,物品编码作为全球基础信息资源的战略性地位日益显现。GS1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强了战略布局,加强了对各国编码组织的统一管理,不仅要求GS1所有编码组织必须是公益型、非营利机构,还要求统一品牌形象,向社会提供标准统一的产品和服务。要适应国际发展环境的变化,满足GS1提出的要求,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编码组织的成熟经验,提升市场化服务能力,实现编码大国向编码强国跨越。

(三)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新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关键时期。应遵照中央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要求,认真思考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党中央、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都对物品编码工作提出要求并寄予厚望,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日新月异,物品编码工作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扩大机构影响力,提高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争取更多的合作和支持;要把握好经济发展大势对物品编码工作的影响,真正实现由编码大国到强国的转变。

 

三、2017年工作部署

2017年,我国物品编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这条主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核心业务,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切实增强科研实效,提升综合实力,打造物品编码大品牌,努力向国际物品编码强国迈进,实现物品编码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精神(略)

(二)稳步推进机构改革(略)

(三)持续发展核心业务

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优化核心业务办理流程,推进网上业务办理,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争取在年内网上业务办理率达到40%;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减轻企业负担的方针政策,创新商品条码编码分配模式,制定科学、灵活的编码分配方案,满足更多企业对编码的应用需求。

要把为系统成员做好基础服务当作底线,确保服务清单中的各项内容落实到位;分析和挖掘系统成员服务需求,整合服务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线上服务内容,提高线下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建立编码中心和分支机构相互协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服务模式,及时高效地解决系统成员使用商品条码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保障核心业务健康发展。

要继续大力推进商品条码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拓宽应用广度。要进一步紧跟社会热点和市场需求,发挥商品条码“身份证”和商品数据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加大与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巩固零售、物流等传统领域应用;以阿里巴巴、京东等龙头电商平台为抓手,切实深化商品源数据、追溯、信息查询的应用,建立应用示范;深化与腾讯微信合作,重点推动商品二维码标准的应用;加强与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保局等合作,拓展医保报销结算中GS1标准的应用。

(四)加大信息化和数据资源建设

商品数据资源是物品编码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围绕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加大信息化投入和建设,打造国内权威、世界一流的商品数据资源平台。

加强规划加大投入

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努力打造“安全、高效、绿色”商品数据中心。

一是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整体规划,加速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加快信息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信息系统整体效能。

二是围绕“一库四平台”的布局,深化产品基础数据库、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国家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提升市场化服务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同城双中心”“异地灾备中心”性能,保障数据资源安全,实现业务高可靠、高安全、高效率运转。

四是开展中国商品信息数据中心建设研究,调研数据中心选址、软硬件设施需求,制定详实的建设方案,不断提高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加强商品数据资源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数据采集。要探索数据采集工作新模式,适时引入社会资源,建立内外协同的工作模式,提高采集速度;启动进口商品数据采集,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切入点,研究制定进口产品数据采集方案,扩大采集范围;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集群的抓手作用,分行业、分领域精细化采集,增强采集深度。

二是有效提升数据质量。要加强数据质量工作研究,形成源头采集、过程审核和应用管控全过程操作规程,确保数据准确有效;优化缺失数据补录工作,促进数据使用情况反馈,实现缺失数据早发现、早通知、早补录,有效提高缺失数据补足率;推进源数据工作室建设,开展数据质量认证服务研究,全面优化数据采集内容,重点做好食品、饮料、化妆品、烟草等行业的数据托管服务,沉淀与积累高质量数据。

切实加强产品研发和应用

要以市场应用为导向,以创造价值为宗旨,深度挖掘数据资源,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拳头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市场化能力。

一是加强信息化产品整体规划,做好产品群组设计,实施分领域、分层次产品与服务研发策略,逐步推出“商品源数据”系列产品。

二是加强“条码微站”、商品数据共享、食品安全追溯服务的迭代升级,加快实施沃尔玛商品数据同步等项目,由点到面,带动行业深度应用。

三是密切跟踪信息技术和应用热点,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在电子商务、移动商务、产品质量追溯等重点领域发掘用户需求,研发新的信息化产品与服务。

(五)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加大服务质检工作力度

物品编码工作是质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继续坚持以服务质检和标准化事业为根本,充分发挥物品编码技术在促进产品质量提升进程中的支撑作用。

一是落实《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促进工业互联网领域物品编码标准与中国制造2025深度融合。

二是落实《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编制消费品追溯标准体系,完成电子商务产品与服务追溯等基础共性标准研制,加快国内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

三是以军民融合统筹发展国家战略为契机,积极参与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建设,与军队一起研究建设军民通用物资编目数据交换平台,积极推进军民标准融合发展。

四是发挥统一物品编码标识技术作用,促进消费品、物流、医疗器械、汽车配件、农村电商提质增效。

五是继续推进消费品和特种设备领域质量监管平台和物联网标识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检的水平。

找准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着力点

要顺应经济发展大势,继续坚持发展思路,持续提升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是下大力气做好系统成员调研,扎实服务,增强系统成员粘度,构建需求明确、系统完善的商品条码技术应用生态系统。

二是围绕行业和企业需求,加强与行业协会、大型企业等的沟通,满足产品追溯、医疗卫生和服装等领域深层应用,不断开拓商品条码服务领域。

三是加强商品数据资源跨行业跨领域对接应用,做好接入系统开发、技术支持、现场培训等工作,为企业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

四是继续开展商品条码市场质量调查,开展商品条码印刷资格认定工作,为企业用户使用商品条码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保证;依托两个国家质检中心和各分支检验机构,做好条码与射频识别产品的质量检测服务,促进相关产品的质量提升。

(六)着力增强科研实效性

加强物品编码基础性研究工作

一是加大物品编码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编码网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物品编码标准体系建设。

二是加强对GS1技术体系、二维码、条码、射频识别应用和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三是加强对GS1、ISO、AIM Global等国际组织最新动态跟踪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结合我国物品编码实际应用领域和应用情况,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加强物品编码前瞻性研究工作

要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跟踪研究新的购物模式(如亚马逊模式),要跟踪大数据最新动态,分析其对物品编码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机遇。要加强对数字时代的物流运输、透明计算、区块链技术、商品数字化、变量消费品唯一性标识、全渠道最后一公里、更有效的追溯和餐饮服务新变革等应用热点的前瞻性研究工作。

加强物品编码战略性研究工作

要高度重视二维码研究工作,分析应用需求,加快《商品二维码》《追溯二维码》等关键标准的国标制定、发布和宣贯进程。要高度重视产品追溯工作,参与完善我国产品追溯标准体系,研究制定行业产品追溯技术方案。加强电子商务交易共性技术标准研究工作,完善我国电子商务交易保障的基础标准体系。要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制定物联网标识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加快ECODE的基础标准和应用标准的制定进程。

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

重点是加快国家二维码综合服务平台、物联网标识服务平台、“一扫通”、国家物品编码网等信息平台的应用转化,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编码技术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开发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新产品、新设备、新系统,千方百计把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向市场化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转化。

(七)打造国际物品编码强国

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

巩固我们在物品编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建设等国际重点领域的领先实力;主导全球数据同步等国际项目,吸引更多国际组织和企业的加入;进一步深化亚太食品安全追溯、亚太区商品数据中心建设等区域合作,巩固亚太地区领军地位;更加深入地参与GS1医疗、电子商务、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研发工作,巩固编码技术研究优势地位;大力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国际事务处理能力。

进一步提高国际事务参与度和话语权

把物品编码工作纳入全球标准一体化进程中,更加深入地开展与国际重点编码组织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在GS1、ISO/IEC JTC1 SC31、AIM Global等国际组织标准化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GS1管理委员会委员、GS1顾问委员会委员的作用,全面谋划和参与国际物品编码战略、政策和规则的制定、修改,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鼓励、支持中国专家和企业成员参与国际标准化项目,推动汉信码等中国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不断增进国际事务协作能力,助力我国由编码大国向编码强国跨越。

(八)树立全国物品编码良好品牌形象

当前,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要求我们在开展工作的同时,还要征得政府和社会的更大了解、支持,共同树立全国物品编码大品牌形象。

一是面向政府做好机构宣传,主动加强与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商务部等政府相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各方政府支持。

二是面向社会做好商品条码“身份证”宣传,创新宣传内容,充分利用自媒体、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传播资源,营造商品条码的“大舆论”氛围。

三是面向国际做好“中国品牌”宣传,加大对各类国际传播资源的整合,提高全球知名度。同时,不断引导国际媒体扩大对中国质量的正面宣传,助推中国品牌“走出去”。

(九)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略)

2017年是我们扎实推进物品编码事业“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面对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的正确领导,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推进物品编码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7年第2期总第138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