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要闻  正文

华为在NB-IoT技术上的“得”与“失”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0日 来源:物联网时空

近几年,华为被越来越多的国人视为中国企业的骄傲和希望,曝光度越来越高、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当前正处于风口浪尖之上的5G、NB-IoT等通信技术上,更是被频频奉为领导者,几乎要被捧上神坛了。

华为的实力和影响力毋庸置疑,但如果说碾压高通、是独角兽,那也明显不合其实。就以LPWAN技术中的领头羊NB-IoT技术为例,华为其实是得失参半。

一、华为之“得”

在NB-IoT技术上,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取得了较多话语权;在NB-IoT芯片、网络通信设备上,华为与高通等企业基本同步推出、甚至略为抢先。这些都是华为在NB-IoT技术和产业生态上的“得”,不必详述。

微信图片_20171220083349 副本.jpg

二、华为之“失”

我们从技术、生态、态度、策略这四个方面,来说说华为在NB-IoT上的“失”。

1、技术之“失”

华为海思早早地就推出了NB-IoT芯片Boudica 120,接着又推出了第二代芯片Boudica 150。虽然在时机上抢得一定先机,得以与高通齐头并进,但是Boudica芯片定位于轻量级芯片,比如将鸡蛋全放在了一个篮子里---只支持NB-IoT单模,网络协议栈也非常简单---没有集成TCP等上层网络协议、给模组厂家集成带来了一定困难。

在网络尚未充分覆盖的当下,这些经常被高通等竞争对手拿来说事,模组厂家也多少有些疑虑。

2、生态之“失”

这里重点讲终端侧。华为重点扶持的模组厂家为移远、利尔达、信位等,组成了华为阵营,与以高通为首的高通阵营相“对抗”。高通阵营里都有谁呢?中兴、龙尚、美格、联想、有方...... 显然,阵营规模和实力上,华为逊色不少。

这还不够,移远等华为阵营中的合作伙伴也许是不愿意被华为所完全掌控,纷纷准备好了退路,已经同步推出了采用高通等芯片的模组产品。

a.jpg

3、态度之“失”

这里的态度主要是指合作和开放态度。虽然华为对外一直强调要与合作伙伴共赢、不吃独食、不做NB-IoT模组,但据业界人士透露,华为在NB-IoT芯片上有些高冷、不够开放,作为通信界的大企业,很容易让人有种店大欺客、高高在上的感觉。

这里有两个例子,可见一斑。一个是采用高通芯片的中兴NB-IoT模组中标了号称宇宙第一标的中国电信NB-IoT模组采购标,另一件就是北控/中物合10亿模组采购中计划采用中兴的RoseFinch NB-IoT芯片。势头如此猛烈的华为为什么悄无声息?据悉,有大客户曾经通过模组厂家、运营商、以及直接与华为沟通,想获得Boudica 120芯片资源的开放,但是华为都没有同意,不得已,客户只能转向华为的竞争对手。

4、策略之“失”

从华为的实际行动来看,其在LPWAN技术上的策略应该是集中兵力攻击NB-IoT这堵墙,而且核心利益驱动是想在NB-IoT网络设备上创收,对于通过软件升级基本就可以支持的eMTC技术(即LTE CAT.M),华为显然不希望运营商快速部署,至少希望运营商晚个一年半载、在NB-IoT充分部署之后再部署。

然而事实是,北美、澳洲优先发展eMTC技术,日本则是NB-IoT、eMTC网络部署齐头并进,欧洲是雷声大、雨点小,有些摇摆不定,今天说部署NB-IoT,明天又说马上也会部署eMTC。只有中国是在真刀真枪地发展NB-IoT,但又时不时地放出点eMTC的消息来,这些应该是华为所不愿意看到的。

三、结尾

看来想当独角兽不是那么容易,划圈抢地之战还在继续,解铃还需系铃人,华为后续采取如何策略、如何把控局势,让我们继续一边吃瓜一边观战吧!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2期》

《2024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