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要闻  正文

美韩5G网络已开通,传说中的“飞速时代”真的来了?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0日 来源:每经网

5G2019040801

4月3日晚间,韩国比美国抢先一个小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通5G通用网络的国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全球第一”只是虚名,因为5G真正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有人和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一样,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下传说中5G的“飞速”。

从目前的试用结果看,5G网络的处女秀似乎有些“扑街”。

首尔:5G信号不稳

4月3日晚间11点,韩国最大的手机网络运营商SK电信启动5G网络,首批用户是6位社会知名人士。4月5日,普通手机用户可以开始连接到5G服务,同一天,三星发售Galaxy S10 5G手机,这也是目前韩国唯一能加载5G网络的机型。

可是,消费者对5G的热情并不高。据《日经新闻》报道,在韩国首尔一家SK电信营业厅,店员表示,当天只有一位用户签订了5G服务。

5G2019040802

《日经新闻》记者用一款App测试了三次发现,三星Galaxy S10 5G网速是每秒193兆,而2018年发布的Galaxy S9的4G网络网速是47Mbps。在室外,5G速度则快得多,平均达到430Mbps。

用5G下载一款1.9个G大小的游戏时,4G网络用了6分钟28秒。5G只用了1分钟51秒。虽然快了不少,但远远没有达到“5G比4G快20倍”的目标。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当用户走出商店,5G服务就会出现频繁断网的情况。带着5G手机在首尔城内游走,有30%的时间手机信号都显示为4G。步入地铁站时,手机很难搜索到5G信号;在地下室,信号不断转换成4G。

芝加哥:5G让人抓狂

在大洋彼岸,科技网站CNET的编辑Jessica Dolcourt用“心情沮丧”、“困惑不解”、“完全疯了”这些词来形容自己的首次5G体验。

美国最大电信运营商Verizon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发布了5G网络,仅仅比韩国晚一个小时,Verizon使用的是摩托罗拉的Moto Z3和5G Moto Mod手机。

Jessica Dolcourt说到,5G网络的确快得惊人,瞬间就能下载一张专辑或者一段视频。但是,网速有时能达到600Mbps,但有时只有200Mbps。更有些时候,手机显示5G信号,速度却像4G。

5G2019040803

Jessica Dolcourt在不同地点测试的5G速度,网速非常不稳定

另一家科技媒体The Verge的编辑Chris Welch表示,他在芝加哥逗留了18个小时,发现在整个城市找到5G网络覆盖非常困难,信号相当少。即使在靠近5G节点的地方,如果是在建筑物的门窗附近,还有5G信号,往建筑内部走、或离开几步远,信号也就没有了。

5G2019040804

芝加哥大剧院外没有5G信号(图片来源:The Verge)

在有5G信号的地方,数据速度比4G LTE网络快得多,平均在400Mbps~600Mbps,几乎是iPhone XS Max手机的十倍。但上传速度比预计的慢,速度在20到30Mbps。

5G还有多长的路?

任何新技术在刚刚推出时,这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目前,5G高速网络虽然已经运行,但还没有正式完成,稳定性还不足,而且5G还在和4GLTE分享基础设施。

对于上述两家科技媒体发布的测评,Verizon似乎有些不服。Verizon负责网络工程的副总裁Mike Haberman向CNBC解释称:“5G手机信号显示与过去不同,只有当用户尝试使用5G时,手机才会显示连接5G。因此,即使在信号覆盖区域,手机也不一定显示5G信号图标。”

就像4G LTE推出最开始的几年,用户也经历了同样的容量问题,比如在人群聚集的球场,手机就会断网。但Mike Haberman自信地说,5G将不存在这类问题。而且,手机只是第一步,未来城市的电灯、相机、空气污染检测器等终端都将连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4月3日,紫光集团联席总裁于英涛表示,5G是一个高频段的网络,所以穿透能力很差,基本上室内要靠5G的小站来覆盖。5G与3G、4G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80%的应用体现在个人终端层面,如体现在手机、PAD上,但5G可能倒过来,80%的应用将体现在ToB领域、体现在垂直行业领域。

相对4G来说,5G时延更低、带宽更大、连接数更多、高速移动功能更好。

但是,5G要最终达到这样的容量,要实现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还需时日以及巨大的资金投入。

根据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测算,5G的总投资会超过2万亿,这还不包括为5G应用而投入开发的其他投入。整个5G建设将是10万亿、20万亿的投资,也将对整个社会经济起到巨大拉动作用。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