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要闻  正文

电信运营商营收平稳上升 5G发展全面提速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4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郭倩

上半年营收平稳上升

中国联通方面,A股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383亿元,同比上升4.0%,高于行业平均的3.2%,发展速度行业领先。成本效能持续优化,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达到人民币33亿元,同比增长10.9%。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到人民币494亿元。

聚焦家庭互联网市场,中国联通宽带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联通公司上半年固网宽带接入收入同比增长5.9%,达到人民币219亿元。固网宽带用户净增240万户,总数达到8588万户。

个人市场方面,截至2020年6月底,移动客户达到9.47亿户,其中4G客户达到7.60亿户,5G套餐客户达到7020万户。上半年,移动ARPU为人民币50.3元,同比下降3.7%,降幅进一步收窄;手机上网DOU(流量)提升39.7%,达到8.6GB。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中国移动进一步深化政企体系改革,政企客户数达到1,129万家,较2019年底净增101万家;DICT收入达到人民币209亿元,同比增长55.3%。“在2020年已过去的几个月中,中国移动按照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发展战略,努力推动业务发展从通信服务向信息服务拓展延伸、业务市场从聚焦移动市场向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四轮’市场全向发力、发展方式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说。

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

在推动5G建设的同时,5G的应用推广也进一步加速。面向公众用户,中国移动推出超高清直播、云游戏、云VR等特色业务。面向垂直行业客户,推出了5G智慧工厂、智慧电力、智慧钢铁、智慧港口、智慧矿山等15个重点细分行业解决方案。同时加快构建5G平台和通用能力,布局了OneCity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九大行业平台,初步完成了5G专网产品化,并发布了5G模组“扬帆计划”。

产业标准方面,上半年中国移动参与并推动全面支持5G场景的R16国际标准及时发布,加快推进SA标准成熟。全力推进5G SA核心网建设,为实现年内SA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基建”进一步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需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聚焦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关键领域,抢滩布局,积极打造领先优势。

中国移动加快推进“网+云+DICT”信息服务,推进5G行业应用示范和能力建设,打造了超100个集团级龙头示范项目,拓展了1400余个省级区域特色项目,在15个细分行业推广布局。同时加速云资源布局,内研外引,丰富产品,上半年移动云收入达到人民币44.6亿元,同比增长556.4%。

中国移动表示,5G作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数字社会建设的新基石,将为公司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和机遇。下一步将大力实施“5G+”计划,全面推动5G时代的数字化网络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生态创新,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p style="margin: 0px 0px 15px; padding: 0px; color: rgb(64, 64, 64);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stheitisc-light,="" simsun,=""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表示,展望未来各行各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海量需求,将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潜力,公司将持之以恒深化聚焦创新合作战略,紧抓独家整体混改历史机遇,改出新效率、新活力和新优势,释放最大改革红利。充分发挥差异化优势,扎实推进业务、渠道、网络、IT支撑、资源配置转型提能,以全面数字化促进治理现代化,全力实现中国联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