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物联网  正文

物联网面临四大挑战,摆脱智能手机首当其冲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4日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作者:国际电子商情

就像个人计算机(PC)、因特网与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的工作与日常生活,物联网(IoT)也将改变我们彼此互动、以及与环境互动的模式。不过物联网对我们现有的网络以及基础建设,也带来了四个挑战。
与Google Glass或是可穿戴式生物传感器等像是暂时性刺青的技术相较,基础建设是比较不吸引人的话题;但对于想成为主流的物联网技术来说,核心技术层面上的创新至关重要。
  
摆脱智能手机
对新进厂商来说,如果物联网市场要充分发挥潜力,就必须切断与智能手机之间的连结;人们就是不想带着手机到处走,特别是尺寸比较大的智能手机。若智能手机是必备的,可穿戴设备就只是手机的配件。
可穿戴设备需要具备自己的通讯功能,才能打破与手机之间的连结并直接与云端联机;此外,那些智能型设备也能相互直接链接,而不是透过云端、也当然不要透过 两支智能手机。要变得真正实用,可穿戴设备也必要有GPS功能;试想一支手表不只能告诉你走了几步路,还能告诉你走了多远、海拔高度多高或是爬了几层阶 梯。
  
创新的备用电源/低耗电方案
未来的可穿戴设备需要能透过一些替代方案取得 电源,例如较长距离的无线充电、能量采集、太阳能,或者是透过使用者动作的能量转换。这些设备也需要有软性电池等新型态的能量储存设备,而且在质量与价格 上符合商用标准;最好还要在支持GPS功能的同时,耗电量还能低于现有的解决方案。而上述创新技术并非科幻小说情节,已经在开发中。
  
对巨量资料的驾驭能力
今日的基础建设,从无线网络营运商到数据中心、以及两者之间的所有节点,不足以乘载当IoT系统成为主流之后所产生的大量数据流;这其中牵涉的不只是从各种设备到云端的数据传输管道,还包括在云端进行所有数据处理与储存的技术。
目前的数据中心架构就是没有能力处理那些将被产生、且需要处理的异质性巨量数据;而且别忘了,要让那些大型数据中心运转也面临能源供应上的挑战。
  
挖掘创新能量来源
这里说的创新将会以多面向的方式来产出;目前的产业领导者将会尽一己之力,不过恐怕也只能在已经有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而创新能量的主要推手将来自睿智的创业家,以及愿意承担风险、尝试新业务与新创新模式的少数产业领导者。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